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无锡“钓鱼薹”太湖饭店

已有 4108 次阅读 2016-4-25 07:46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无锡“钓鱼薹”太湖饭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425发布


有人称无锡太湖饭店,是无锡的“钓鱼薹”。44日中午,我们来到这里午餐。有机会欣赏刚重新开张没几天的园林式饭店。据称,原先是荣毅仁的私家花园。不过这里是否有人称的“听涛园”旧址不得而知。

  我们在太湖饭店内观察树木花草时发生一件有趣的争论,这饭店内的植物是仿真还是真品?有人说是真的。也有人说是假的。两人打起睹来。过了一会说是假的改称是真的,“因为这么大的饭店的植物,怎么会造假呢?”饭后,我询问工作人员是真还是假。答复是仿真的。结果这两位打赌的都错了,因为开始说假的后来改口了。

照片26张是即时随机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无锡市太湖饭店

无锡太湖饭店位于风景秀丽的蠡湖新城、太湖大道西侧,是一家旅游度假、商务会议式园林花园酒店。酒店依山傍水,天赐地灵,背倚江南赏梅胜地梅园,与美丽的鼋头渚公园隔湖相望,为湖光山色和园林春光所簇拥,有赏不尽的绿岛风光,看不完的四季美景,曾以一流的服务成功接待过60多位中外元首。

酒店配置了完善的休闲、度假、会议设施、为宾客营造高品味的商务场所和休闲生活空间。酒店拥有各类客房,房间温馨舒适。中西餐厅,能满足不同客人的口味。酒店的国际会议厅可容纳700人,是举办会议的理想场所。

酒店开业时间1952年,2000年重新装修,主楼高4层,客房总数257间套。

中文名

无锡市太湖饭店

开业时间

1952

客房总数

257间套

   

蠡湖新城

无锡市太湖饭店酒店介绍

编辑

无锡太湖饭店[1] 位于风景秀丽的蠡湖新城、太湖大道西侧,是一家旅游度假、商务会议式园林花园酒店。酒店依山傍水,天赐地灵,背倚江南赏梅胜地梅园,与美丽的鼋头渚公园隔湖相望,为湖光山色和园林春光所簇拥,有赏不尽的绿岛风光,看不完的四季美景,曾以一流的服务成功接待过60多位中外元首。

酒店配置了完善的休闲、度假、会议设施、为宾客营造高品味的商务场所和休闲生活空间。酒店拥有各类客房,房间温馨舒适。中西餐厅,能满足不同客人的口味。酒店的国际会议厅可容纳700人,是举办会议的理想场所。

酒店开业时间1952年,2000年重新装修,主楼高4层,客房总数257间套。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Tyqpzoo0MKg4B99kV2Vu-mnYflyIMME8-DmbtHf3NKYIRSEKcm1GgfssL3OzczkDgxsRrCKi9sWWtf1n1Sl5_

[关于生活]荣毅仁在无锡的居住地探访
访问:2085 回复:26

只看楼主. 收藏. 首页. 末页. 去底部


露水夫
2005-11-07 16:54

  我一直对荣家的经历感到好奇,想知道更多的资料.荣毅仁的去世使我对荣家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由于好奇心使然,我最近探访了
荣毅仁在无锡的居住地-听涛园.

楼主 回复


露水夫
2005-11-07 16:57

  我在网上查到一个资料,说荣毅仁在去世前来到老家和夫人度过了白金婚,以下是资料:
  荣毅仁带病 返乡庆白金婚

  本报讯】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中国前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本月26日病逝,荣毅仁9月底曾带病与夫人返回无锡家乡庆祝白金婚纪念,小住10余日后病情加剧,10月7日才由专机送回北京医治。
  报道称,9月25日,荣毅仁不顾抱病之身,坚持回到无锡。据一名接待人员说,荣毅仁抵达无锡时身体很差,但他坚持不去医院,要回太湖湖畔的「听涛园」居住。此后10多天,4名医护人员日夜轮班照顾荣毅仁。因身体严重不适,荣毅仁每晚失眠,菜肴都要剁成碎末由医护人员喂著吃。

  10月3日,荣毅仁与夫人杨鉴清欢度了结婚70周年的白金婚。荣毅仁子女透露,「其实父亲回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过结婚纪念日。」据表示,荣毅仁身体状况不好,子女都劝他不要回乡,但荣毅仁十分坚持。

1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6:58

  上面是香港文汇报的一则报道

2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01

  我不知道听涛园在无锡哪里,地图上也找不到,GPS地图上也没有,网上查“听涛园“,有一段是这样的:
  太湖畔“听涛园

  见证荣老夫妇白金婚

  此外,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从1994年起,荣老每年回家都住在位于无锡太湖湖畔的一个美丽庭院“听涛园”。2005年10月3日,在“听涛园”,荣老和夫人杨鉴清度过了结婚70周年的白金婚。
  那一天,儿孙数十人围在二老身边。祝福声中,两位老人一同切下喜庆的蛋糕。“白发齐眉七十载绾同心结,金玉良缘一百年开并蒂花”,那晚,贴在二老房门上的这副对联是这一特殊纪念日的最好见证。

3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06

  也就是说,十年前每年过春节前,我们无锡人总有一个国家副主席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好幸福啊!

4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11

  但单查“听涛园“很多都是和无锡无关的,于是在网上搜“听涛园 无锡“

5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16

  资料比较集中了,有一个苏州的盈达声学公司在他们的业绩里就为无锡的听涛园做了“隔声罩,消声器,消声百叶“等设备.
  还有一个无锡市绿化建设公司网站上还有一个图片,下注“听涛园(荣毅仁别墅)“,不过图片不是很清楚,也判断不出在无锡的哪个地方

6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17

  网上还有几篇文章,摘录下来,让我们缅怀他老人家一下:
  ·普通人眼中的荣毅仁
·
  厨师:“荣老对家乡菜情有独钟

  昨日,记者采访了陪伴荣毅仁在家乡无锡度过最后时光的多位人员。一早,记者赶到无锡国联的食堂万鑫楼酒店,这里的厨师长许建清是荣毅仁每次回锡指定的掌勺师傅。敦厚的许师傅讲述,1994年听涛园新居落成的时候,荣老回家就要吃地道的无锡菜,所以把他请来。一晃12年过去了,许师傅与荣老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第一次给荣家做菜,酒席一半,就有人到厨房请许师傅上前桌。许师傅回忆,当时荣老非常高兴地握住他的手说:“我走了、吃了那么多地方,你做的无锡乡帮菜最好吃……”那是许师傅与荣老的第一次见面,荣老最喜欢吃许师傅烧的无锡排骨、乳腐汁肉,每次回京的时候都恋恋不舍,还要带一些食物送朋友。

  许师傅说,今年9月25日荣家老小专程回锡,庆祝荣老与夫人杨鉴清结婚70周年的白金婚,10月3日晚举办了庆祝仪式,虽然荣老牙齿无法咀嚼,但吃着精加工过的家乡菜,他依然非常开心,笑声也非常爽朗。
  护士:两处感动今生难忘
  无锡市二医院ICU护士张燕谈起荣老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她低声讲述,除了伤心,眼泪里表达更多的是对一位老人的尊敬和感动。12天的陪伴竟令她今生难忘、体悟深刻。
  小张说,最让她感动的是荣老与夫人杨鉴清之间淳厚的感情,他们之间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看得出相互间的关心,这是一对寸步不离的恩爱夫妻,亲眼所见的一幕幕令人感动又羡慕不已。每晚都是这样一幕:洗漱完毕后总是杨老先上床,面朝着荣老躺下后,目光总是倾注在荣老身上,等荣老也上床后,两人对视着握一下手,彼此问一下“今天身体怎么样?”

  荣老非常爱清洁,生活态度积极,哪怕在病重的时候每天该做什么事情,他都安排得非常有条理,这是令小张感动的第二点。据悉,此次来锡荣老刚做了摘除白内障手术,另外因年老等不可抗拒因素,心、肺、肝等部位的各项指标都不好,但是就这样每天下午听读新闻还是老人的“必修课”。他非常关心无锡的新闻,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据江南晚报

7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20

  还有些图片,自己去看吧,搞不上来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29/05307298668s.shtml

8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21

  还有些资料:
  中新社无锡十月二十八日电 题:荣毅仁与家乡无锡割不断的情缘

  作者 洪晓红
  一代商界巨子走了,但他与家乡无锡的情结却永远割不断,带不走。满头银发,金边眼镜上一双浓眉大眼格外精神,一米八多的个子气宇轩昂,满口的吴侬软语,此等雍容大度,将永远留在无锡人民的记忆中。
  荣巷老街 巷深情长

  荣毅仁出生地荣巷老街,巷深情长。连日来,邻里街坊自发地聚集到一起,追寻荣毅仁先生在荣巷的身影。在荣巷医院,一位老人指着医院大门激动地说,这座医院是荣毅仁在一九八五年捐资二十万元建造的,他对医院的发展一直很关心,还设立了一百万美元荣氏教育基金,使医院里的医生、护士能到上海中山医院去进修。医院成立之初,荣毅仁还为医院题词:“办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

  据街坊邻里回忆,荣毅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捐资五万元为原无锡市郊区创办了几所农业中学;在荣毅仁母校荣巷公益小学(现为荣巷中心小学)九十周年校庆时,荣毅仁再次捐资为学校修建了一个礼堂,并为学校题字:培养人才,从小做起。
  古运河畔继往开来
  古运河畔,利用茂新面粉厂旧址建设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有一张墨绿色的铁皮面办公桌,就是当年荣毅仁用过的。茂新面粉厂冯志初厂长追忆,该厂是荣毅仁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正式任职和工作的单位,他在这家公司当过助理,这些房子及机器设备直到现在都保留着。在茂新面粉厂九十周年厂庆时,荣毅仁寄来了亲笔题字“继往开来,自强不息”。
  当年荣家在无锡一手创办的申新第三纺织厂,一九五四年经荣毅仁申请改制成公私合营企业,即无锡一棉。荣毅仁当时就担任公司董事长,企业秉承了荣氏家族的进取精神,不断壮大。一九九三年,荣毅仁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到厂里视察,这位当年的“棉纱巨子”再次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要参与国际竞争,多做出口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无锡人民记忆犹新:无锡蠡园附近的一座大桥,是荣毅仁还乡时出资兴建,如今这里成为无锡的时尚地标。由荣毅仁题名的无锡太湖五里湖上的宝界双虹桥,如玉带飘拂在湖面上。宝界双虹桥由宝界老桥和新桥组成,两桥并列而行,宝界老桥由中国民族工商家荣德生建于上世纪初,宝界新桥由荣毅仁儿子荣智健建于一九九四年。
  锦园听涛心系家乡
  无锡人民不会忘记,每每丹桂飘香时,荣毅仁都要回无锡探亲,并小住无锡锦园一段时间。二00五年的九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七日,是荣毅仁最后一次回到家乡无锡,虽然只待了短短十多天,但依旧能感受到他浓浓的故乡情结。
  在太湖湖畔有一座“听涛园”,荣毅仁从一九九四年起每年回家都住在这美丽的庭园。与往年不同的是,他在这里与夫人杨鉴清度过了结婚七十周年的白金婚,回忆起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无锡喜结良缘的美好情景。“白发齐眉七十载绾同心结,金玉良缘一百年开并蒂花”,儿孙们的这副对联,是他们风雨同舟,一生相守的最好见证。

  荣毅仁喜欢的名言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在无锡的十多天里,听报,尤其是听家乡新闻是荣毅仁每天的“必修课”。虽然少小离家,但心系家乡。此外,每天吃过晚饭,他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喂鱼,自有一分对家乡的舔犊眷恋之情。

9楼 评论


露水夫
2005-11-07 17:22

  荣老:最是故乡情浓
  ——追忆荣毅仁最后一次回锡的日子

  每每丹桂飘香时,荣老都要回无锡探亲,并小住一段时间。今年的9月25日至10月7日,荣老最后一次回到家乡,虽然只待了短短十多天,但依旧能感受到他浓浓的故乡情结。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伴随他在锡度过短暂时光的相关人员,一同追忆那段难忘的日子。
  听读报,每日必修课程“听涛园”,是坐落在太湖湖畔的一个美丽庭院。从1994年起,荣老每年回家都住在这里。悠然,自在,踏实,这分家的感觉让他倍感温馨和欢喜。

  “《人民日报》、《无锡日报》呢?”听到荣老的询问,工作人员下意识地看看表,下午4点。这个时候,已成为荣老固定的“看报时间”。由于身体原因,他不能逐字阅读,但仍坚持每天让人读报给他听,这一听就是一个小时。在锡十多天,听报成为他每天必做的“功课”。虽然少小离家,但荣老情系家乡,国家大事之外,无锡本地动态新闻、经济发展以及风土人情常常是他的“关注点”。

  白金婚,专程返乡庆贺10月3日,在“听涛园”,荣老和夫人杨鉴清度过了结婚七十周年的白金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荣老的子女向他们透露,过结婚纪念日,是他这次回家乡的主要目的。但荣老先前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他们都劝他这次不要回来,但荣老坚持要回家。
  那一天,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一大家子人都围在二老身边。世纪风云,人间沧桑,潮涨潮落,甜酸苦辣,他俩携手一起走过,相知、相爱、相守到了白头。席间,荣老和夫人幸福相对,大家纷纷举杯祝贺这对风雨相守七十载的伉俪。祝福声中,两位老人一同切下喜庆的蛋糕。“白发齐眉七十载绾同心结,金玉良缘一百年开并蒂花”,那晚,贴在二老房门上的这副对联是这一特殊纪念日的最好见证。

  看喂鱼,自有一分悠闲“虽然此次回来荣老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在无锡的这段日子里,他的精神还不错。”全程陪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天吃过晚饭,荣老都喜欢看喂鱼,日子过得规律而悠闲。
  秋阳夕晖,“听涛园”池塘里那一尾尾红色的锦鲤在阳光照耀下穿梭水中,时不时激起串串水花。工作人员将食物抛下,锦鲤飞腾,水面一番激荡,瞬间又归于平静。荣老专注地看着,时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他是个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的人!”按医嘱他平时都会待在房间里,看喂鱼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家乡,他即便什么事都不做,仍是快乐的。

  此一去,未想竟成永别10月7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秋意浓浓。

  就在这一天,荣老要离锡了。纵然有着万般的不舍,有着太多的眷恋,他还是登上了飞机。微风中,荣老最后一次回眸,深情凝望家乡,怎料,这一去竟成永别。

  “他真的走了?”当天送别荣老的无锡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小莫听到消息,震惊不已,“没想到,没想到他老人家走得这么快!”9月底,荣老回到无锡,小莫第一次看到这位传奇人物,在她眼中,荣老是个宽厚的长者,一头白发更显慈祥。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每年如期“回家”,处处表现出的浓浓乡情却让同是无锡人的她深深感动。
  不忘本,爱国爱家乡,让荣老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对于荣老的离去,小莫和她的同伴沉浸在悲痛中,久久回不过神来。

  (本报记者扬帆、千月)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449&id=709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972533.html

上一篇:站在青州万年桥上
下一篇:天通苑马路小摊冬笋3元一斤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