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哲学星空的批判:(12)世界和双方的纠缠

已有 3843 次阅读 2009-6-30 09:44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世界作为总和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至少嵌套在三个世界之中,经验世界、意象世界和语言世界,关于这三个世界的论述,会在后面进一步的论述。经验世界是我们通过感官和实验所知道的总和,意象世界由于我们的感觉的重组所知道的总和,语言世界是对于意象的表述的重组所知道的总和。意象世界虽然来自经验世界,但是由于人的特性而与经验世界不同,语言世界虽然来自意象世界,但是也由于人的特性而与意象世界不同。

之所以写了这么段抽象的话主要是来论述一个令人困惑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矛盾。在我21岁那年,我曾经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理解矛盾的存在,虽然那时的理解现在看来非常浅薄,但是的确导致我对于以前的看法有了很大不同。把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作为哲学建构的重要部分,在东西方哲学中都有传统,这个传统我不多说了。主要的代表着东方有老子,西方有黑格尔和马克思。可以说中国人和这个观念有着极大的缘分。虽然两方面的出发点并不同,但是依然有着共同的地方,就是对一种特殊运动方式的描述,在这个运动中衍生了万物。这里主要讨论老子的想法,至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以后谈到再说。

老子在开头的时候就指出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道”,一个是“名”。前一个涉及到经验世界和意象世界,后一个涉及到语言世界。随后,老子指出了他的辩证观的本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总妙之门。”这里讨论了无和有之间的关系,论述非常漂亮。事物在出现之前,必然是无,但是事物又不能无中生有,所以必然是有。一粒花生的种子,在条件适应的时候,会长成一棵花生。当我们看到花生的种子的时候,那么一棵花生是有是无呢?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被困惑在这个地方的。所以无和有的联系,涉及到我们对于三个世界的关联的认知。而且需要我们对于基本物理的理解来纠正。

老子追求长生的可能,所以他必然对于事物存在的短暂做了很多思考。而他的长生的观念,而来自对于短暂的否定。老子讨论了一些矛盾的观念,虽然很多人都以为老子认为事物是以对立面为存在的,实际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不是老子的。老子虽然意识到了矛盾的存在,但是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存在,而是我们认识的结果。否则是与他的“道”的观点相违背的。我相信老子对于矛盾的论述更合理,我认为更应该称为双方的纠缠,而不是矛盾。矛盾的一词突出了对立的一面,而纠缠一词更突出了统一的一面。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容易囿于语言的成见,而必须全面的考虑问题。老子之所以这么说,也是隐含着一个推论,即我们不仅只看到事物短暂的一面,也应该看到长久的一面。在老子的哲学中,关于对立面的讨论是以论述“道”为前提的,而不像黑格尔那样就定了“道”。

世界上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方向的和无方向的。老子论述的“道”,因为长久,必然是没有方向运动的存在 ,因此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以“道”为前提的对立观,和黑格尔、马克思的对立观是截然不同的。而我称之为纠缠,之所以会出现,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言世界的问题,而不是经验世界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241066.html

上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11)永恒存在的“道”
下一篇:哲学星空的批判:(13)《老子》中的人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