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过了春节,我们是否能看到希望?

已有 2960 次阅读 2010-1-26 01:37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的历史虽然漫长,留下的更多的是遗憾,我们比别人同时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迟迟没有卖出第二步。而如今这种遗憾却依然持续,不知道过了春节,我们是否能看到希望?

中国教育的悲哀

近代的教育理念诞生于西方科学的建制和发展,而中国今天的教育体制也是秉承于西方的学制。在此之前,中国虽然有科举考试,但是孔子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并没有被发扬起来,基本上是与君主制度相一致的,维系在“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之中,受教育者的主要目的是进入君主集团,成为统治老百姓的官老爷。

但是在科学和权力之间,今天的中国教育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在二百年的历史之中,中国其实一直是拿来主义,思想上是马克思主义,吃穿的是西方的技术,重大的科学成就基本上与中国无关,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思索却来越少。但是尤为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权力中迷失,成为新世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典范。越来越多的人只想做官,其它的都沦为了做官路上的工具罢了。

中国教育可以说自从百家争鸣以后,基本上就是卑颜屈膝的奴才角色。天地君亲师,虽然师也占了一个位置,但是在君面前也不过是条狗罢了。虽然在百年前,许多有识之士在国破家亡的面前希望能够学习西方的科学来强大国家。但是终归不是科学救国,而是枪杆子里出了政权。虽然建国以后,一大批的科学家归国效力,但是科学在权力面前依然是孔老二。更有十年文革,知识分子变成了臭老九,科学形象被踩在了最底下。虽然,30年前被称为科学的春天,可惜一直是吹着西北风,到现在也没看到夏天。

可以说,在中国,教育者和受教育一直是弱势群体。虽然今天中国的教育是如此的如火如荼,但是我们谁都清楚,这样的教育后面的人生百态。教育不过是各种目的的工具罢了。

难道这不悲哀么?当一个国家的教育者们被挥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培养出挺起一个国家脊梁的英雄么?不过是一群不断为自己打算的狗熊罢了。

中国学术的悲哀

看看中国的历史,就知道中国在官方的角度基本上是无学术的。虽然也搞一些好大的编纂工程,但是基本上是自娱自乐的把戏。但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刻,中国却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学术高峰,人才辈出。可惜建国以后,意识混乱,体制无力,中国学术不断消亡。中国的学生越来越多,中国的教授越来越多,学术成果却越来越缺少分量。

科学精神的缺失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问题。各种莫名其妙的现象层出不断,而自诩为学术领导者的教育部和科技部却一筹莫展,只说要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实在没有看到比这更怪的事情。如今学术不端的事情已经被国际点名,可也没看到那些领导者们说句公道话。

有人说“奇迹回到来了。”可能吧!但是如果这个奇迹还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来等待,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了。在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学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却依然在科学精神的边缘游荡,学术更多的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又有什么脸面向后人交代呢?

因为没有力量,所以没有地位。在中国,学术被没落,只能所说从根本我们没有让学术挺直腰板的力量。因为中国的追求科学的历史和近代教育的历史不过百年多。而在权力面前,学术不过成了那些人维系权利的口号罢了。看看北洋战争期间,那些中国的老腐官们的所作所为,还有什么可说呢?

我们的口号喊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只希望那天上掉的馅饼么?只希望不断的从国外引进技术么?

应试教育几时休

30年前,中国教育从一片废墟中重新开始的时候,考试是一个公平的选择。可是30年的时间却什么都没改变,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现实。科教兴国,如此教育何以兴国?虽然有很多人依然在为高考辩护,但是当这样的一种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导火线时,那么他为我们带来的希望远远少于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失望。

中国的少年们,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但是当他们在题海中疲于应战的时候,我们如何看到希望?当他们的才智在解题训练中不断消耗的时候,当他们的眼界只局限于书本中的题目的时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人还是老鼠?当大部分的人都带上眼镜的时候,又有谁会到更远?

应试教育就是不见血的屠杀,杀掉所有人的清楚和希望,难道不是么?但是当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为之心忧,更多的人不过是擦擦眼睛说研究研究,搪塞过去罢了。究竟是什么导演了这场悲剧?是什么让应试教育到今天愈演愈烈,什么到了考场上一大堆人作弊甚至成了产业?为什么那些领导者只会应付了事?

中国的民主之路将走向何方

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当官的时候,以当官为荣的时候,不得不问,中国的民主之路会走向何方?中国的教育和学术的颓废,中国的应试教育如此悲壮,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民主问题没有得到基本的解决,中国的问题老百姓是没有决定的权利的。中国的教育部门,从小学到大学不过是教育部的下属机构,中国的教育者不过是一群保姆而已。

中国的教育和学术不是由教育者和做学术的人们来思量的,而是由官员们指定的。这些官员么究竟懂什么?如果他们懂教育和学术,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来教书,不作出重大的学术成果呢?

很明显,中国的许多人希望在权力和学术之间(教育是根本就说不上话的)达成一个有益的合作,可惜这只能是天方夜谭罢了。

当所有的问题越积越多的时候,而民主的力量丧失,必然导致问题只能不断淤积,而不断的解决问题也会成为官员们上爬的业绩罢了。

何时天下无官?何时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学术精精深,思想悠长的过度?何时中国的孩子会在自己的选择中长大?何时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板的说,“看!我们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了多么多的贡献!”何时中国的百姓会无忧虑的度过一生?

所有的一切都难以回答。在迎接历史的过程中,在社会变迁的潮流来到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必须做出选择。我们不能总是在地震以后才重建家园,我们需要给出清晰的答案。春节过后,我们能看到希望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290252.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不是拼图游戏
下一篇:权力是教学身上的一把刀

3 程木 丛远新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