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科学、哲学和心灵的守望(1):不可通约的世界

已有 3838 次阅读 2008-12-7 21:05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由于这段时间比较忙,原打算写的《论道》只写了第7回,以后肯定会进一步往下写。而这里开始写一部新的关于科学、哲学和精神的短文集,谈谈自己关于这三者以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多谢各位同仁的赐教。由于是自己的观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谢绝转载。

这篇文章是第一回,谈一个简短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问题的交织点,就是各种世界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通约性作为一个专业的术语来自于库恩先生的关于科学的历史主义的看法。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先生创造性的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范式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并且指出范式的本质特征-不可通约性。在这篇文章中,由于库恩先生对于一些概念处理上的问题,虽然许多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多方人士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批评。为了回应这些批评,库恩先生进一步在语义方面发展了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但是如此大范围的讨论各种世界的联系确实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哲学的发展史上,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世界的普遍联系的,并且在练习中向前发展。可是我们也知道,问题割裂的最多的知识领域就发生在哲学上面。而库恩先生第一次明确的从一般意义上指出了联系中的不可通约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进步,不仅仅是科学,尤其是哲学。而这一点我们往往并不清楚。

很多时候,搞哲学的人不懂得近代科学,这个问题很常见的。其实就是做科学的也有很多不了解科学中的一些关键的东西。实际上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科学家,也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哲学家。一个人的管理十个人的科学,这是普遍联系观点下的结果,而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人的科学十个人的管理,这来自世界的不可通约性。

不可通约性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对于我们自己,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就会有无法理解的不同。而最重要的在时间上,我们根本看不清未来的世界。

如果说科学的进步带给我们的一些最重要的想法,那么有两点最为重要。第一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世界之中,虽然临近的世界有联系,但是那些结构上的因果无法导致结构上的差异。第二就是进化的向度问题。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以后,理解和反驳这个观点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到今天这个争辩依然没有结束。环境下的适者生存(外因)是如何导致生命的进步(内因)的呢?科学上彼此争论(外因)又是如何推动科学的发展(内因)的呢?一个私利为主的社会(外因)又是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内因)的呢?我们无法得到绝对的真理,而又是如何走向绝对真理呢?真理的向度,完善的向度和美好的向度究竟来自哪里呢?

当我们往后看的时候,我们的确看见了一个走向真理、完善和美好的进程,但是当我们向前看的时候,我们的确无法看清。过去和未来的对称是如何自发破缺的呢?而在这了是什么导致进步?

世界分为两类,当然是对于我们人类。一类是物质世界,是所有人的共同世界,一类是精神世界,几乎是每个人就会有一个世界。两者之间的联系在马克思先生那说的很明白,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但是两个世界的不可通约却几乎被人遗忘。这使我想起了笛卡尔先生的绝世名言,当然几乎在中国也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和歧视,“我思故我在”。简单性的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发作用于物质”肯定只是二者关系的最简单的层次性的理解,而寻求精神性度是如何在物质层面展开的也必然是哲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们根本就没有理解进化的含义。实际上我们也根本还没有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和区别。作为在最漫长的世界内所展示出来的悖论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根源。虽然我们希望把握那些使得我们进化到今天的力量,但是几乎都无果而终。无论是过去的人类社会,还是今天的科技社会,依然在摇摆中不知所向。

而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却是早已被我们所熟知,但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却从来不被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作为个体层次的世界和整体层次的世界的不可通约却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命运。

所以如何认识这种不可通约的原因以及它在进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相信是科学和哲学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走向成熟的关键。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50122.html

上一篇:知识分子不担当,谁来担当?
下一篇:科学、哲学和心灵的守望(2):趋于完备的向度

4 杨玲 刘玉平 唐晓丹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