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高中学生家长的四项修炼——在学生家长会上的发言

已有 4516 次阅读 2009-5-9 17:42 |个人分类:家庭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学, 发言

 

余孟孟

 

 

首先,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为什么称各位为老师呢?因为,在孩子那里,各位才是他(她)的第一老师,而我们只是他(她)的第二老师。那么,教育孩子就不仅是你们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事情;就不只是我们的事情,也是你们的事情。今天,我们第一老师和第二老师同处一堂,为的就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共谋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我姓余,是9班的历史老师。今天,班主任孙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参加下午的家长会,并要求发言。我很矛盾,觉得自己不适合,但又适合。说不适合,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未婚青年人,可能没什么资格谈教育孩子的问题;说适合,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有责任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我中午没有休息,赶出了这个稿子。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题目是《高中学生家长的四项修炼》。哪四项修炼呢?

 

第一项:正爱的修炼

我曾听有的家长这样说过:“父母的心在孩子上,孩子的心在石头上”。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不对。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天下却很少有知道如何正确去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会走向溺爱,对孩子言听计从,恭敬顺从。以为做好两件事就是爱孩子了。一件事是:为孩子腾出更多的时间,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另一件是:为孩子攒更多的钱,让他将来有所保障。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就是酒泉中学一位老师讲给我的。他说,有一年他带班,让学生暑假里只凭自己的能力去挣至少10块钱,然后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其实,这是一次很好的生存技能的训练机会。可是,竟有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你是不是有毛病?我家就缺这10块钱?只要孩子把书给我念好了,我什么都不让他干!”听听这是多么爱孩子的父亲啊!也许,他的孩子真会念好书,考好成绩。可最终孩子是要走向社会的。只会念书,只会考试的孩子,能适应社会吗?他的心能在哪里?只能在石头上。

 

第二项:无知的修炼

无知,好像是一个贬义词。可是真正理解了无知,恰当地运用无知,那就是大智慧了。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父母,当面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友各方面的事情和问题时,往往喋喋不休的说着,前前后后的讲着,总以一副无所不知的过来人的姿态在教训孩子,告诫孩子,指点孩子。可是,高中生已经快接近成人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教育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会为了自己的看法和同学争辩,和父母犟嘴,甚至老师理论。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的乖乖女和小男孩了。他们热切的希望能表达自己,能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他们在家庭中往往会和父母发生正面的冲突和暗地的较劲。

所以,家长们!面对你们上了高中的孩子,不要再一味的讲话了,而要学会聆听,装作无知,探出孩子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从而旁敲侧击,暗中引导他们。这样,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更快更好的成长。

 

第三项:赏识的修炼

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叫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他们来到一所中学,并且拿到了一个班的花名册。然后,他们找到该班班主任,告诉他,经过心理学研究,这个班上有10名孩子将来一定会成才的,并且把这些孩子的名字都勾了出来。因为是专家的话,所以,班主任深信不疑,而代课老师也都知道了这事。

若干年之后,这10个孩子果然都成才了。那是不是心理学家料事如神呢?其实,不是的。这10个所谓的人才孩子,只是那两位心理学家拿着名单随意圈点的。成才的秘密其实在于:当知道专家断定这10个孩子一定会成才后,所有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给了这10个孩子更多的肯定、表扬和赏识,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成就实现的愿望和动力。

现在,老师们都知道这个效应。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在了心理学中还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仅是在强调早期教育,更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本的,父母对孩子的耽误是致命的。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应该先鼓励后告诫,先肯定后纠错,先表扬后教训。让自己的孩子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第四项:放弃的修炼

教育和学校无法向人们,特别是向在座的家长承诺孩子未来的成才和幸福。学校教育只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

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可教的,每个孩子都能作为教育的对象加以培养,但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念书。有的孩子能来学校,完全是家长的逼迫和社会的压力,而孩子可能把学校当成牢笼,看作炼狱,时刻想着飞出去。

所以,有的家长应放下那虚无缥缈的面子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早日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从现在起在念书的同时就能掌握一技之长,而不是等到高考落榜之后,才为孩子的前途担忧。

这是为孩子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2009-5-9 于甘肃省酒泉中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121-230876.html

上一篇:透出生命活力的酒泉中学
下一篇:酒泉中学:审美与求知

3 武夷山 刘进平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