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守望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dyco 麓山脚下 千年学府 一文物保护建筑内 一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博文

少数民族,真的“被融合”了?

已有 5370 次阅读 2010-4-15 21:28 |个人分类:文化&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民族融合, 团结, 少数民族, 土家族

引   子

    我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纯种”少数民族,父母都是土家族人,毫无悬念,我便成了土家族后裔。

    土家族貌似也出过不少风云人物,随举几例,政界如戴秉国,艺术界如黄永玉,演艺界如许晴等等。

    我出生的地方——湖南省张家界市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这里的“有名”并非指它拥有世界知名自然文化遗产武陵源风景区,也不单指那帮曾经让解放军头疼不已的“湘西土匪”,更不是指借《阿凡达》将“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的所谓“巧合”。

    这其中的“少”,就是指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新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共有少数民族 33 个,可见民族之多,而其中又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 115.25 万,占总人口的 77.19 %。 2006 年末实有土家族人口 101.56 万、白族 11.21 万、苗族 2.67 万……由此看来,土家族人在张家界市当属第一大少数民族。

    再来看全国,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由此可见,土家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也算是“据重要地位”。

貌似被融合了

    曾经无数次被人用万分惊讶的语气、带着打死也难以置信的面部表情问起,“啊,你是少数民族的?……”“土家族的??你真是土家族的??……不会吧??……”询问者问话方式与语言内容不尽相同,但夸张的表情与语气却是出奇地一致。如此一来,时间一久,有时我自己都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土家族”一员。

    为这事儿,我也曾不止一次问起父母,唯一能找回那份回答别人我是土家族后人的理直气壮也就仅源于此了。有时别人把我逼急了就跟人说,明天我把户口本拿给你看。对方更绝,说,在中国,户口这玩意儿,靠得住吗?呵呵,我顿时语塞……

   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思考过,为什么别人会觉得我不像少数民族,怀疑我不是土家族?为什么?仅仅因为土家族人的长相与汉族人相差无几,仅仅因为我们不像藏、维、回等少数民族那样具有鲜明民族认知特征?我以为,答案不尽然……

   有人在将信将疑、姑且承认我是土家族人后,便开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外国人见到熊猫般兴奋与好奇。于是,一连串“寻根究底”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你们土家族有什么特殊风俗啊,有什么特色小吃吗?你们有自己的服装吗?什么样的,用什么做的?你们有自己的语言吗?……”更有甚者,“你们一般都吃什么呀啊?……”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计其数。

    这其中,有的问题我略知皮毛,但大多问题,说实话,我全然不知。比如说别人问我们是否有自己的语言,我知道是有的,我便回答说有,结果对方就非要我说几句听听,于是我茫然,因为自己从来都没听过土家语,何谈会说?于是这便更加剧某些同学与朋友对我“土家族”身份的质疑……这多少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更多是无奈……

   于是,就很多同类问题我转而去问父母,这才发现,原来他们也不知道……这才发现他们也没有一件正宗的土家服饰……

    我们跟其它汉族人一样住在钢筋混凝造就的所谓市区里,我们跟他们一样穿着打扮、说话行事、上班学习……如果不是个人户口,资料档案里民族那一栏里明确地记载着“土家族”几个字,恐怕我自己早都无法确认我真是少数民族了。

   于是,我也开始真的相信,我们被融合了。与历史上那几次民族大融合一样,只不过时代背景变了。我甚至开始怀疑“土家族”未来是否还会有这个族名存在。

    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所说:语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则更为直接地指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它的灵魂之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在其语言中才能完整地铸刻下来,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物性,若不从语言入手势必会徒劳无功。”

    雅各·格林在《德语史》中说到:“有一种比骨骸、武器、墓穴更为生动的东西可以证明民族的历史 ,那就是他们的语言。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充分呼吸 , 哪里存在着语言的声响或者保存语言的碑铭, 哪里关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同邻族关系当中一切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消失。”

    可是看看我们的土家族,还有其它很多少数民族,它们的语言呢?还健在吗?即便存在,又有几人会说呢?

真的被融合了?

     我十分清楚上层建筑的民族大团结政策绝不等同于民族大融合。事实上也很难依靠行政政策做到真正的民族大融合或“同化”(homogenization 或assimilation?)。

     作为一名理性的公民,我绝不反对民族融合,更不反对民族大团结。如果这种趋势有利于扼制类似新疆“7.5”事件,有利于扼制类似拉萨“3.14”事件的再次发生则更是难能可贵,可事实恐怕远不止这么简单。

      我只是在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少数民族成员,深知自己是其中一员,却根本不了解本民族文化习俗,根本不懂本民族语言,甚至眼看着自己民族一步一步走向消亡时,他(她)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至少,这感觉,我说不清,道不明……

(注:本文无立场,无倾向,仅表个人一时心态。)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7880-312481.html

上一篇:传播学研究重要网址
下一篇:一项耐人寻味的关于中国男孩的调查

4 曹聪 侯成亚 白图格吉扎布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