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science in public 第二章读书笔记

已有 2554 次阅读 2013-7-9 21:4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Science, 读书笔记, Public

大众文化中的科学(Science in Public Culture)

科普的历史几乎和科学一样悠长,至少科普的历史要比“正规的”学术的历史要长。在西方,最早的科普作家应该是埃及的Herodotus。而后罗马诗人Lucretius的著作《De rerum natura》中也纳入了科普的内容。伽利略被施以火刑的原因不在于其反对宗教对科学的控制,而在于他向公众普及了科学。有关科普报纸的历史也很久远。尽管如此,科普知识近代才得到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重视。

科普时代的到来

当科学共同体形成的时候,科学和公众就在社会中出现了分野,科学的建制化也促进了科学从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17世纪,科学革命促使科学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1660年皇家学会成立,这时还有一些非科学家是皇家学会的会员,直到1820年左右,皇家学会才有了现在的形式—一个主要的科学论坛。

17世纪,英国自然哲学的学术著作逐步取代了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出版物,但是在18世纪科普并不是一项事业,而是上层社会在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方式。只是后来的印刷技术才使得科普图书可以扩散到广大的公众。公开辩论也逐步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器具也得以生产并销售给那些把科学作为娱乐的人。

法国的启蒙运动使广大公众得以启蒙,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科学自身也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个专门以支持科学家工作的实验室得以建立。1799年皇家学院成立了研究实验室。科学家也从私人住所里进入“公共”实验室。

公共辩论是由皇家学院的Sir Humphry Davy提出的,而后由Michael Faraday推动其发展。中上层人士把科学作为娱乐,而劳工们则把科学作为提升其劳动技能的方式,也有人认为劳工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问题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并加强社会和谐。劳工们也把获取科学知识看作是改善个人福祉的一种手段。

19世纪科普的政治化与新媒体和新公众不谋而合。郊区的公众可以消费得起廉价的杂志。而一些书商也为公众提供科普图书服务。19世纪工业革命也促使了一些新受众的出现,即地主和企业主。科学成为大西洋两岸人们的一种追求。在美国的一些小镇都有自己的“科学学会”,公开讲演也吸引了大量观众。由于担心公众缺乏对科学的兴趣而使得英国科学落后于其他国家,BAAS成立。也是在BAAS年早期的会议上,William Whewell 杜撰了“科学家”这个名词。不同科学演讲的听众都是人满为患。1847年AAAS成立,其核心目标是在专业科学和业余科学间确立明确的界限,在美国内战之前,AAAS的会议形式是闭门的,公众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参与。

在整个世纪中,科普工作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在19世纪上半叶,他们想告诉公众科学的愉悦以及知识的道德价值;想把科学从上帝的控制中摆脱出来;想让工人阶级接受(他们社会地位)现状。而后半叶,科普的目标则是让公众理解近代科学发现的神奇。

而后科学杂志走上历史舞台,比如《纽约时报》、《New York Sun》。19世纪美国的图书和杂志也冲印一些社会运动等方面的宣传材料。而一些科普文章的作者也是顶尖的科学家。父母也希望孩子们多读一些科学的图书,因而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19世纪末,科学成为了一种职业,科学机构也使得科学和科普之间存在着分野。1938年,Lancelot Hogben写到19世纪的科学家需要进行科学传播。

新世纪的科普

19世纪末,专业图书和科普图书开始分化。20世纪初,科普作家成为科普图书的主角,这取代了19世纪写科普图书的专业科学家,这些科普作家针对不同的受众会分别撰写科普文章和学术文章。而20世纪,科学传播进一步分化—即不同的学科之间,科学和公众之间。

20世纪初,美国的科普很有序,他们的目标是让公众欣赏科学。这时第一个目标受众群体就是关注健康的人。

一开始科学故事都是由科学家撰写的,但是随着公众对科学兴趣的增加,这项工作逐步落到了科学新闻记者的手上。但是科学家仍然关注着这个领域。而在20世纪的世纪之交,科学新闻也反应了两个相反的议题,一个是科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另一个就是科学是引发这些问题的“元凶”。

在改变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方面,化学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化学被用到了战争当中。一战是一场技术战争,化学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化学家也被迫接受他们有义务向公众进行科普。战后不久,物理学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文章大量地出现在媒体中。在大西洋两岸,科学家称为了公众人物。

20年代的经济复苏也对科普具有积极作用。有关科学的内容是报纸中较为稳定的一个版块。电影和广播也逐步成为科普的新媒体。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大众杂志在科普中的作用要强过于英国。后来,科普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伟大的盖茨比》。再后来,科幻走向科普的前台,科幻从50年代的新媒体中获得了动力:电视,尤其是电影把科学的形象和观念带入了大众文化之中。30年代的大萧条也使得科普的发展有所下降,当然公众也被政治化了。但是此时的观点是科普不是让劳工接受现状,而是解放劳工并给与他们权利,因而劳工打破了传统并创立了新的科普渠道。当然也有一些告诉人们如何写科普的图书,还出现了国际畅销书,比如《Mathematics for the Million》。

李约瑟等人的活动为英国的科普开辟了新渠道,广播,图书,论文,百科全书等都开始成为开展科普的渠道。

社会主义在英国成为科普的驱动力,但是资本主义在美国却不怎么奏效。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在其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科普工作(这类似于广告中的科普)。

政治中的科学

二战期间,前沿科学的科普终止。在美国,奥本海默成为战后一个科普先锋。来自于科学共同体的为政府和军方工作的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科学在国家力量中的作用。

战后科普的博兴

二战的结束也预兆着科学信息的大爆炸,因为二战子啊很多领域产生的众多新技术,比如医学,能源生产,运输和通信。报纸再次开始关注科学。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丘吉尔甚至坦言,如果没有科学,二战难以取得胜利。40年代,特别是50年代,是为科学庆功的时候,新型媒体也把科学家作为名人来宣传。但是在战争期间,科学在保密和公开方面是存在冲突的,因而科学家也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保持沉默,另外一个就是继续向公众开展科普。但是二者在面对战后的形式的时候都存在着不足,这也为科学新闻记者担任科普责任提供了基于,科学家逐渐转变为权威信息的“信源”。

同时战后的科普也更加有序。每个专业组织都有自己的议程,使命,策略。莱温斯坦认为在40年代末期出现了四个群体,即科学组织,出版商,政府和科普作家。其中经历变化最大的是科普作家,因而战后科普的一个特色就是科学新闻记者的崛起,很多科学新闻记者本身也是科普作家。

Stephen White提出了自己的关切,即读科学新闻的公众不理解科学,而物理学家也不理解科学新闻。因而科学家应该给科学记者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便记者们可以写出大新闻。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媒体报道科学的繁荣期。战后,电视也成为科普的主渠道,一些著名的电视媒体人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1952年的《科学评论》是第一部标准长度的科学纪录片,BBC第一部科学连续剧则是《The Quatermass Experiment》。而后出现的一些节目包括《Zoo Quest》,《The Sky at Night》,《Your Life in Their Hands》。持续时间最常的科学记录片应该是《Horizon》,它于1964年首播。其他一些节目还包括《NOVA》,《Tomorrow’s World》。BBC的一些电视科学节目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一个模板。在有线电视方面,《探索发现》频道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当然美国还有其他较为成功的方面,比如儿童电视科学节目(本人曾有博文翻译过这方面的内容)。这包括《Mr.Wizard’s World》,《Beakman’s World》,《Bill Nye the Science Guy》等。当时电视科学节目不一定就会产生拥护科学的效果,在1970年英国的电视科学节目开始承担看门狗的角色,比如《Dr Who》描述的就是不道德的科学研究。而在60年代的时候,科学新闻记者也不再是科学的传教士了,他们更多地变成了评论家或者批判者。60年代科学传播中更多地出现批判性的声音,这一部分是由于对战后的科学享乐主义失望的一种反应,一部分是由于对技术—特别是能源和环境方面的技术—失败的反馈。还有些原因是接受过科学训练的科学新闻记者的出现,他们批判性地参与到科学和科学相关的议题当中。

两种文化,还有第三种吗?

C.P.Snow的两种文化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之后的科学传播,以及对科学和公众关系的理解。科学在公众的角色仍然是一个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矛盾的话题。和艺术,文学,以及音乐相比,科学在社会中的关注度显然不够。而科学新闻记者往往不具有科学的背景,他们大多毕业于艺术专业,在科学上存在着盲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706752.html

上一篇:【译】科学传播的再思考(一)
下一篇:科学与公众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