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名称、不确定性及其他 精选

已有 3717 次阅读 2014-1-16 13: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下午开会,感觉也没什么大事,于是在度娘上以科学、科普分别为关键词搜索一下这几天的新闻,发现有关禽流感改名的评论出现了好几次,联想到其他的问题,便有了这个东西,权当是三部分组成的杂谈吧。

名称

这几天有关H7N9禽流感改名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的关注,有些评论主张做好相关的科普工作要比禽流感改名重要得多。确实,无论H7N9最终的名字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开展科普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首当其冲的话题。

说到这里,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专委会召开了会议探讨PM2.5的命名问题,当时也引起了一些讨论。贯穿全年的雾霾天气也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这几天也有专家便是雾霾是致癌物,但是其研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无论这些话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如何确定其称呼或者名称,开展相应的科普工作都应该不能轻视和放松。

还有一些有关名称的问题值得探讨,某些词语首先是出现了英文称呼,然后经过我们的翻译变成了现在耳熟能详的中文称呼,比如转基因(GMO),超级细菌(Super Bug)等等。从英文直译上来看,GMO应该是基因修饰作物,而我们的翻译把它称之为转基因,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变换,从英文的修饰到中文的转。如果说到修饰,我们的感觉可能是对不好的进行完善和修改,对默认状态进行微调,而转呢,似乎则是转变,改变,和以前几乎不同,甚至是相反。所以转基因在国内出现各种争议是不是也和这个翻译的方法有一定关联呢?当前这里权且不论转基因是科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记得以前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有专家提到过一些词语的翻译方法,他大概的意思是有些词语是媒体先应用或者翻译过来的,并且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开来,进而科学共同体也只能采用大众广为接受的译法和说法了。

所以个人在这里的观点是无论这些话题相关的词语如何翻译,相关的科普工作都应该跟上,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在这些相关词语的翻译方面确实也需要做一些工作,正确能够与该词语代表的真实含义匹配。

不确定性

以前的几篇博文中都提到了不确定性的问题。当某个话题或者议题在科学共同体内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时候是不宜向公众进行传播的,或者说不宜当作科普来做的。因为既然科学共同体还没有共识,又如何让公众产生明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呢?当然科学就是一个无限趋近确定性的过程,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科学,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的确定性,但是在暂时的确定性方面还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在没有达成共识时就贸然地开展响应的科普工作,会大大削弱科学共同体的公信力,以及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和支持态度,进而会损害科学的权威。另外一方面,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要求我们追求唯一性和确定性,非黑即白是大多数人进行判断的标准,不存在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也就是对确定性的追求和盲从。也就是说不存在对不确定性的宽容的文化,所以对科学的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接受也必然会出现偏差。

所以,一方面要培养公众理解科学的不确定性,培养一种对不确定性宽容的文化;另外一方面要对“确定性的”东西进行科普工作,而不确定性的东西则需要斟酌,科学共同体应该有共识。

本人无力于谈论转基因问题,我也不了解,更不想趟浑水,现在这个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多,更有方崔持续很久的口水战,似乎又要对簿公堂了。这个问题也超出了科学的范围,成为了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田松教授在这方面有一篇文章,提到了转基因不是科学问题,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度娘一下。

当然,无论是挺转,还是翻转,都应该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宽容,不能非黑即白。挺的人也应该认真听一下反的人有什么理由,反的人也考虑一下挺的人挺的是什么,怎么挺的等等。一个问题有人争论是好事,说明它还不完善,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如果所有人都到向一边,那可能真的就要出事了。

其他

科普到底有多重要,做科普的人可能认为这是吃饭的家伙,是重要的不得了。而不做科普的人似乎不重视科普,或者说很轻视科普。即使是一些院士也提到过科普只能偷着做,不能得到同行和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到底谁能做科普?这方面可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科普不应该是某类人的专属或者专职。人人都可以做科普,只是做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样而已,朋友之间的口头交谈有时候可能也涉及到科普的内容,这种方式在不发达地区可能更恰当。

科普的方式现在万万千,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的不断增加,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方式中携带的信息也鱼龙混在,让人难以分辨。特别是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有很多都只是好玩,而不具有科学性。所以这种杀熟的方式应该如何确保科学性或者说如何为科普贡献自己的力量呢?这也涉及到了好玩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科普不是一切,也不能起到全能的作用;不能把科普看的太重,也不能轻视科普。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能期望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759676.html

上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导言
下一篇:Esconnect科学家培训材料(翻译)节选

4 赵美娣 陈昌春 曹聪 应行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