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pum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vepuma

博文

博士应有的观察力

已有 2886 次阅读 2011-1-17 07:1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昨天研究生入学考试监堂,跟我一起监堂的是一位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博士后刚出站,留校了。他是那种典型的博士,比较安静,话比较少,但是心中对事情很有把握。
 
和他相处让我觉得很舒服,而让我对他高看一眼的是他的观察能力。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二:
1.我们监考教室的书桌上放了一本财经类杂志,其中有一页是手表的广告。没事的时候我随便翻看一下这本杂志,这时候他突然把这本杂志从我眼前抢走(确实比较突然,而且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呵呵),然后走到黑板前贴着的作弊工具展示图前,认真的比对了一下,之后很确定的把杂志还给了我。见我疑惑不解,他说我刚从看到这个表,和作弊工具中的表的外形是一样的。我晕,要知道能得出这个结论可是不简单,首先要把所有的作弊工具看一遍,还要看的很仔细,至少把每样工具的外观都记住,其次,看杂志的时候广告基本上是一闪而过的,一般人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主要内容上的,特别是对于一个连手表都不戴的人(他一直用手机来看时间),平时根本谈不上对杂志上的那些牌子手表有什么兴趣和深入的了解。但就是两边这么已联系,就找到共同点,确实令我佩服。在我天天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题目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的观察够仔细么,我是否能把观察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做好比对、思考呢?那位博士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断,执着的将杂志从我手中拿去,直到比对完才还给我,这也让我看到了一股实践精神,在我还在为我课题的研究方案犹豫不决的时候,是不是要先去动手实践一下,而不是徘徊在空想中呢?
2.每个教室都有一个防止作弊的手机信号屏蔽器,我基本上是忽略了它的存在,反正是工作人员给安装的,电源灯亮着就行了。第一科考试结束后,他在走出教室前弯下腰把屏蔽器的电源关掉,起初我还嫌他因为这无用功延误了我们送卷子的时间,后来他每科考试后都这么做,我渐渐改变了想法。这不仅是一种好习惯,我更愿意把这看做一种认真做事的态度,古人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最后一科监考快结束的时候,巡考过来问地上放的作弊器是否有盒子,一会他们收拾的时候要把作弊器放回盒子里。从我一进考场作弊器就是放在地上的,所以我想都没想就跟巡考说没有盒子,巡考就去其他屋询问了,这时博士在屋子后面监考,并不知道这件事。后来另一个巡考来问同样的问题,这次我和博士都前面,博士回答有盒子,并在讲台上的书桌里的一堆书下把盒子拿了出来。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因为书桌里堆满了原来在这个屋上自习学生的书本、杯子和其他个人物品,很乱,在放在里面的任何东西都很难一下子辨识出来,更何况多数人都会以为里面只是一些与本次考试无关的东西,根本不会想到那个盒子会和这些东西杂乱的放在一起。后来我问博士你是怎么知道盒子在里面的,他说刚来的时候随意看了一下,隐约知道里面有个盒状物体,后来巡考来问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就去看一下,还真是。这观察力多好啊,别看博士平时很少说话,有时候感觉挺木讷的,但是思维挺活跃的,什么事好像都看在眼睛里,心中有数的样子。
 
这次的监考跟这位博士的接触让我有了上面的感受,三人行必有我师,希望我能把从他身上学到的优点变成我自己的优点。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5657-404999.html

上一篇:莫名发怒
下一篇:看了《老男孩》

2 杨华磊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