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学随笔:核酸体外扩增及核酸检测那些事儿 精选

已有 8571 次阅读 2020-6-18 13:39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核酸检测, PCR

在大自然这个天然实验室里,病毒无处不在,并不断进化,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危害一下人类。人类对付病毒,首先要识别它,抓住它。

相比于细菌等微生物,病毒要小的多,一般只有50-100纳米,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也不容易看请它们的真面貌。但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手段,对它们进行寻踪早已不是难事。

严格来讲,病毒并不算是真正的生命,它们没有细胞结构,离开生命体不能自我复制,但具有复制生命所必须的核酸。人类不仅搞清了核酸这种特殊生命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体内的作用方式,也掌握了在体外对核酸进行复制增殖操作的一些高超本领。

每种生命都包含不一样的遗传大分子,即核酸,或DNA, 或RNA,抓住了特异的核酸,就抓住了病毒。微量核酸抓着费劲,但借助复制它的神器,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COVID-19疫情爆发,伴随核酸检测这个反复出现的名词和实际发生的事实,RT-PCR、qPCR这些专业术语也更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可能有必要稍微作些了解,消除一些误解。

学过相关专业知识的,PCR(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都不陌生,但对于普通人肯定不好理解,听名字就够难记的。其实也没有必要了解太多,记住扩增两个字就可以了,还有,这个过程需要一些特殊条件和酶的参与。

提起PCR这个技术,脑海中就会闪现“变性、退火、延伸”这些名词,以及相关画面。变性-退火-延伸也正是描述核酸体外扩增的基本过程。双链的DNA高温(93摄氏度)下变性,解链成单链,目的是让其与互补的引物DNA结合,退火(温度降到55摄氏度)后,模板DNA与引物根据碱基配对原则进行杂交。后边的延伸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DNA聚合酶和中间反应原料(dNTP)的参与和稍高温度下,实现DNA连续的半保留复制。整个温度和酶控的过程,现在都可以由仪器自动完成,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不稳定,需要通过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从RNA到DNA反向转录的DNA),然后以其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RT-PCR核酸检测技术(逆转录核酸扩增),这个技术在RNA病毒检测上应用比较广泛,扩增后结合探针(一段人工合成的碱基序列)荧光标记(qPCR)等,就可以准确识别靶标。

应该说,PCR技术已经不算什么新玩意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技术已逐渐成熟,更好用的工具酶的不断发现和筛选,加上技术的不断改进,大面积应用也有几十年时间。我们熟悉的亲子鉴定,通过DNA比对锁定罪犯,还有DNA考古,等等,都离不开PCR这个超级神器。抓个病毒更不在话下了。

基于PCR的核酸检测也不是什么很新鲜的技术。但的确,只有在这次不同寻常的疫情爆发后,它才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

涉及大量人群的病毒病源学检测,使得核酸检测这几个字不断深入人心。病毒核酸,阴性还是阳性,希望和失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记得2003年SARS时,媒体并没怎么提到需要通过核酸检测作为确诊依据,主要原因是SARS的症状比较典型,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基本就可以定性,不需要借助病源学检测这个武器。关键是,SARS没有这么多隐形感染者。

追踪病毒的还有另一种方式,即血清免疫学检查,需要采血测抗体,主要看以往感染的情况,结果的不确定性相对复杂,抗体产生的滞后,也需要发病后一段时间才能检测到。核酸检测看起来相对单纯,只要能搞到含有病毒核酸的微量样本,只要是合格的试剂,规范的操作,抓住病毒的概率就应该比较高,所以,利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应该没有大问题(不需要整个的核酸,只需要其中一个片段,即靶标,就可以了)。至于灵敏性保证,看具体情况。

人们普遍关心假阴性的产生,一方面与样品受限有关(没有取到有病毒或者病毒载量过低的组织样本),或者试剂不太合格,灵敏度低,如造成逆转录的起始DNA含量太低。还有人提出,如果病毒变异了,正好涉及那段靶标,也可能检测不出来,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据知情人讲,我们的检测试剂有很多种,大多数是靠得住的。不合格的试剂能随便上市应用吗?估计很快被淘汰了。

当然,通过核酸检测可以确认病毒的存在,至于它是不是活着(具有感染力),还无法判断。所以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确定。

COVID-19,较多的无症状和不典型症状人群的存在,真的让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和患者确诊中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如果没有核酸检测这个武器,无法及时筛查到感染人群,不能采取有效干预手段,结果可想而知。

人类科技的进步,总会在对抗疾病,对抗自然界敌人入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更多与大自然抗衡的有力武器,当然,我发自内心的想法是,最好,我们能找到更多方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要有太多的杀戮。我们能做到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1238386.html

上一篇:科学随笔:免疫系统与病毒之战,谁会是胜者?
下一篇:追寻花开的脚步:夏至时节初拍荷花

21 郑永军 冯大诚 刘旭霞 焦飞 武夷山 黄永义 刘立 杨正瓴 郭文炎 汪育才 鲍海飞 农绍庄 周忠浩 李学宽 刘全慧 梁洪泽 晏成和 杨顺楷 蒋德明 冯利霞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