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世界的尽头是“新闻”

已有 2315 次阅读 2018-8-2 17:50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4343582-201803281014211705.jpg

 

每天打开手机浏览,我们可以收看到很多新闻,大多数是非常无聊的,譬如某某的离婚案炒了两三年了,还在不断曝光“新料”,而某某家里出现变故,孩子患了重疾,一家人街头卖唱寻求帮助,却无人问津。

如果说世界有个尽头,我看那就是现在的“新闻”了——铺天盖地的,可以把人埋了,而且还构成了“废墟”。

哪个地方,今天发生了一件事,牵扯到某某人,如是“新闻”,自然时刻都有,看多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包括所谓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有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世界上每天尽发生如此之类的事吗?

当然不会。全世界的人们每天都得劳作,否则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每天有人幸福,有人悲伤;每天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每天有人合作,有人纷争;每天有人忙碌,有人闲适……过得充实的也有,过得空虚的也有,大抵都还活着。

一件事情发生了,一个人倒下了,人的社会总得有所反应:从中我们得警醒什么?得弘扬什么?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受众,不要猜谜似的捂着,弄得个似是而非,混淆视听。

社会有法则,生命有价值。有的人在聚集正能量,有的人则想成为“镜子”,去“帮助”他人看清自我。这些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只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美好的世界。

世界有光明,我们才有希望;世界有梦想,我们才有追求。我们与这个世界,是血与肉的关系,是无法分离的整体——我们是整个世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至于重要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表现了。

我乐观地认为,世界是光明的,尽管它的角落里充满了黑暗,但这改变不了它的本色。

在现实的世界里,我经常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而它猥琐的一面,我们可以批判,却不能沉迷。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它叫精神。有精神,它可以使你看上去更鲜亮;有精神,它可以使你做起来更率真;有精神,它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温馨,让你热爱这个世界。

那些报道“新闻”和编辑“新闻”的人听着,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世界给了我一双平凡的眼睛,我却用它发现了美。

 

 

 

2018年8月2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631-1127243.html

上一篇:给所有家长的公开信
下一篇:我最喜爱的交响乐之《悲怆》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