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再读《故乡》

已有 1129 次阅读 2023-8-1 22:26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很多年前,我以为我读懂了鲁迅的《故乡》。今晚同黄曦一起,再读这篇小说时,我才发现自己曾经是“无知的”。
       鲁迅先生的深邃,在于他的彷徨,在于他的呐喊,似乎从来都没有远离过他的“故乡”。
       这个故乡是具象的,就如小说中的老屋和少年闰土;这个故乡又是抽象的,如同“我”渐渐远离了,却又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我问黄曦:“故乡象征着什么?”
       他说:“象征着中国社会的阶级。”他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
       我说:“你再想一想!”
       “象征着希望。”黄曦回答道。
        我摇了摇头,说:“象征着旧的中国,你说的阶级和希望,都只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认识——这样就不难理解:“我”从一开始便怀着“悲凉”的心境,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想见到“少年闰土”,看到的却是一个“穷苦窘迫”的人,心存的一点“希望”也没了。
        “我”离得开“具象的故乡”,竟走不出“抽象的故乡”,希望便变成了“有无”。
       我又问黄曦:“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他想了想说:“希望在于传承,如宏儿和水生,就像当年的‘我’和闰土。”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读。

        2023年8月1日晚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631-1397533.html

上一篇:八一,我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下一篇:隐形的翅膀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