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偶谒全祖望墓

已有 4711 次阅读 2013-9-9 19:09 |个人分类:生活其他|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历史, 扬州, 史可法, 全祖望

   外出开会,饭后在恒春街闲走,忽见桥头一指示牌:“全祖望墓”,欣然前往。

      最初知道全祖望的大名,源于中学课文《梅花岭记》,他是作者,当时学语文,根本不知道章法,就知道背书,全祖望这个名字,也一并记住。

工作后,单位在史可法东路7号,距史可法纪念馆仅数百米,周围数公里方圆一律称为“梅岭”。其实这和全祖望是有关联的,《梅花岭记》所记故事,便是史可法抗清的忠烈故事,史可法纪念馆有很多名联,我记得的有两副,其一是: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我最欣赏的是这副:

 

时局类残棋,扬柳城边悬落日

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城边悬落日,将城破的悲壮刻画得如泣如诉,而梅花冷艳伴孤忠,更使史可法的高风亮节流传千古。“孤忠”其实颇具深意,因“忠”而“孤”,自古如此,更不要说上百万的伪军和汉奸了。

来宁波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全祖望是宁波鄞县人,其实全祖望在扬州生活了很长时间,全祖望是著名盐商二马(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的挚友,在他弥留之际,祝福家人和学生将他的遗稿交给扬州“二马”兄弟处理,足见感情之深。

全祖望年轻时,也曾怀报国之志,曾经想入仕途,后因“情商”不高,不能结交权贵,受到排挤后返乡,专心治学,终成大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比如全祖望难以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历史与现实又是那么不同,盐商二马富可敌国,但从不吃喝嫖赌,而把钱花在收藏图书上,乾隆修四库全书,其后人献出珍贵典籍776种,是南方首屈一指的“献书大户”。此外“ 二马”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不惜花巨资为他们提供安心读书写作的场所,让他们安心科研、专事创作,郑板桥、全祖望、袁枚、金农都是马家的常客。而现在能这样做的有几人?

要实现中国梦,意味着必须面向未来,而如果不能很好地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我想也没有我们愿意看到的未来。


                     2013.9.9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723533.html

上一篇:一个教师的教师节随想
下一篇:关于今年研究生招生的几点设想

6 曹聪 袁海涛 罗帆 武夷山 占礼葵 贡金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