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大学校长两题 精选

已有 8560 次阅读 2008-11-11 05:10 |个人分类:科教兴国|关键词:学者

 
任期
 
 
 
中国大学校长的任期一般不到10年,如果干得好,能更上一层楼,比如从一所级别低的大学(局级)调到另一所级别高的大学(副部级)当校长。当然,有的校长在同级别的大学之间平调。
 
 
 
问题是:任期制是否合适?
 
 
 
笔者这几天正好在看一本与哈佛有关的书(拿哈佛说事一般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哈佛至少是中国大学仿效和追赶的目标),书名是Harvard Rules: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University (HarperCollins,2005),讲的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到哈佛当校长前后的故事。
 
 
您可知道哈佛的历史有多少年?萨默斯是哈佛的第几任校长?答案是372年和第27任。作为比较,奥巴马即将成为建国252年的美国的第44任总统。
 
 
 
笔者的意思是说,校长的任期应该不同于政治家,不能机械地规定只能当多少年,一刀切,而完全应该根据任职情况来决定。
 
 
 
称职的话,大家都愿意校长做下去;如果不称职,师生不满意,多一天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以萨默斯为例,这个颇有才华的校长,尽管在就任前曾声明即使格林斯潘退休、他被任命为联储会主席也不会离开哈佛,但是,因为教授的“不信任”(所谓“重男轻女”的言论只是导火线而已),他不得不黯然离开只当了5年(2001年7月1日-2006年6月30日)的校长一职,成为哈佛自1869年以来任期最短的校长。
 
 
 
当然,没有任期并不等于终身制。校长退休的理由不外乎功成身退,或者觉得校长一职不再具有挑战性。比如,哥伦比亚大学从笔者1991年入学至今已有3个校长了。第一个校长Michael I.Sovern在位13年(1980-1993),退休的原因是陪伴他夫人与癌症搏斗(顺便说一下,萨默斯在1984年曾患有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Hodgkin's disease,经过一年的化疗后痊愈)。继任George Rupp在位9年(1993-2002),卸任后担任国际人道救援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IRC)的总裁。
 
 
 
现任校长鲍林格(Lee C. Bollinger)曾是哈佛校长候选人的首选。要不是萨默斯的后台硬,有哈佛校友、前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为他撑腰、游说,加之鲍林格出身不好(他本科是在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俄勒冈大学念的)、政治上有过于偏左等原因,完全有可能胜出。
 
 
 
年龄
 
 
 
与任期直接有关的是年龄。中国的大学校长似乎过了65岁就只能退休了,与在位业绩无关。
 
 
 
但是,以年龄来划线选校长不妥,以年龄为限来让校长退休同样不妥。
 
 
 
校长的座位不是阿狗阿猫都能坐的。校长不但需要具备出众的学问、科学的态度,更需要战略家的眼光、非凡的胆识、一流的人际沟通能力,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这就是校长上任时年龄一般偏大。如果在50岁左右开始当校长,在位20年,做到70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从长远发展考虑,更应选择年龄稍低者。
 
 
 
还是以哈佛为例。历史上担任校长时间最长要数艾利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他上任时年仅35岁,在位40年。博克(Derek Bok)40岁当校长, 在职20年;萨默斯下台后曾一度代理校长,那是已76岁。萨默斯的前任陆登庭(Neil L. Rudenstine)56岁当校长。而哈佛选择萨默斯而不是鲍林格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后者54岁,年龄稍大。
 
 
 
中国的大学要与国际接轨,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应该取消校长的任期制和年龄的限制,因为它们的最大的毛病在于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校长一心想着如何使“董事会”满意从而可以留任或者从局级校长升迁到副部级校长。
 
 
 
频繁调换校长,也不利于校长所在的大学的发展。哈佛之所以有今天,原因之一就是在学校发展关键的时候能够聘请到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但是,自2001年来换了2个校长,折腾的结果即使对哈佛这样的大学也不是值得称道的事。
 


大学换帅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71-46226.html

上一篇:中国的大学校长能否公开竞聘?
下一篇:“一流”尚未实现,同志仍须努力!--某大学校长卸任讲话

11 周可真 李侠 武夷山 蒋新正 廖永岩 陈龙珠 王德华 赵美娣 李宁 马丽丹 郭晓波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