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群体 精选

已有 17971 次阅读 2008-12-3 20:46 |个人分类:研究与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学网》上王鸿飞兄的博文“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996)和李小文兄的博文“关于建立D类杰出青年基金的建议”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162),都提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勾起了笔者的一篇关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得主论文写作、或者准确地说是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得主群体研究的回忆。

 

研究

 

这篇题为“中国科学的新精英:杰出青年科学家、研究环境和中国科学的希望”(China’s New Scientific Elite: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Hopes for Chinese Science)的论文,是笔者和苏迈德教授(Richard P. Suttmeier)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的一篇。

 

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笔者于199810-12月和19995-8月间,在北京、上海、杭州和长沙等地访谈了5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其中包括几位来自武汉、广州、成都和长沙等地、当时正在上述城市的青年科学家)(当笔者开始研究时,共有42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称总体)。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之地位,不必赘述。他们中的不少人、包括笔者访谈过的(笔者曾允诺不在论文中或其他任何场合披露他们的姓名),现在已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足见当时我们称这个群体为“中国科学的新精英”是有远见的。

 

访谈的青年科学家来自生命科学、地学和技术科学三个领域。访谈涉及他们的教育背景;国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学术出版和交流;科学研究中的质量控制;对中国科学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见解等。

 

研究期间,笔者在北京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和包括中科院等举办的“香山会议”,不但直接了解中国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学术交流的,而且有机会访谈那几位来自外地的科学家。这些访谈是在会议的茶歇或晚上进行的。

 

有一天晚上,参加完“青年科学家论坛”,笔者与一位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及其学生一起搭车,从复兴路的科协会堂往中关村方向去。当时,天正下着雪,车开不快,所以,我们较多时间交流。其实,笔者在博士论文研究时,就有在车上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经历。

 

论文及其发现

 

论文于200112月发表在英国出版的《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上。这本中国研究杂志,历史悠久(创刊于1960年),档次较高(可惜笔者不知道它的影响因子),但较少发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的论文。这是笔者在该刊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上一篇是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起源。

 

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引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建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得主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教育经历、国外经历、流动、洋学位的重要性);启动成功的研究工作;对学术出版的看法;领导地位;对中国研究环境的期盼(国家项目、诺贝尔奖、代际矛盾、物质奖励、当对发展科学的重视);评价和对中国科学的展望;结论。

 

论文的发现包括:

 

平均年龄38岁,从事本专业研究7年(如从大学毕业算起14年)。

 

9人曾是工农兵学员,其中1人后来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博士,4人获得国内博士学位,其余则为国内医学院硕士,后到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

 

30人为土博士,18个洋博士从包括美国(6)、英国(5人)等国家获得博士学位。总体60.7%为土博士。

 

洋博士在实验室大小、仪器、学生、研究经费和晋升等方面具有优势。土博士出洋做博士后是脱“土”的途径,因为他们觉得在科学思维和视野方面缺乏国际化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国外学习、工作经验平均为4.7年,其中12人仅到国外参加会议,5人不到1年,710年或以上。留学的国家主要为美国、德国和英国。

 

他们大多具有正教授职称,平均花不到5年时间取得这样的职称。

 

工作流动性较小。30个土博士中,23人继续在他们获得学位的机构工作。3人从其他机构获得医学博士后回到母校。洋博士中有7人回到就读本科的学校,2人回到出国前工作过的单位。

 

他们的研究团队平均有10人。他们的研究经费除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之外,还来自自然科学基金委、863项目、部委和地方。在1996-1998年的三年中,平均为155万。但苦乐不均。他们认为,工作的“小环境”比研究经费更重要。

 

1996-1998年的三年中,他们平均发表15.4篇论文,其中30%用外语发表在国外。工程师和从事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不太容易在国外发表论文。在中国发表论文的理由包括增加在国内的知名度,不过他们一般选择《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这样的期刊。有的海归觉得需要几年来适应中国的研究环境,所以论文发表较少。

 

21人担任各类行政职务,还有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访谈者认为,行政职务带来信息和资源优势,是中国科学非常不幸的一面。

 

尽管国家在近年来增加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投入,由于“人才外流”,中国科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个植物科学家认为,也许中国最好的杂志能达到并超过印度的水平,与日本相当。另一位生命科学家则希望能在影响因子为3-5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这相当于美国二流大学教授的水平。

 

不是“王婆卖瓜,这篇论文内容之丰富,今天读来仍然相当有意义和深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下列网站找到全文,自己品味:

http://darkwing.uoregon.edu/~chinaus/publications/China's%20new%20scientific%20elite.pdf

 

这恐怕也是迄今为止对这个科学家群体的比较认真和详细的研究。笔者相信,在国内从事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同事一定能做出更好的经验研究。

 

论文与9/11意想不到的联系

 

9/11那天早上,当时在纽约的笔者按约定与苏迈德教授通电话商谈这篇文章,因为我们收到了清样,必须做出答复。

 

拿起电话,苏迈德教授说,我刚刚从加拿大的电台(当时他在靠近加拿大的纽约上州)中听到,有一架飞机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你赶快看电视。于是,我们挂断了电话。

 

打开电视不到两、三分钟,笔者便看到,第二架飞机冲入了世界贸易中心!

 

当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们整天都坐在电视前,根本无暇顾及这篇论文。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71-49630.html

上一篇:印度新、老德里(照片)
下一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美国经济衰退从2007年12月起算”是个好消息

14 任磊 武夷山 杨玲 李小文 刘玉平 刘进平 王德华 曹鹏 赵美娣 刘立 李宁 陈立波 蓝劲松 uneyecat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