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财经聚焦》发表笔者声讨畸形养殖观点

已有 2958 次阅读 2012-1-1 00:05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激素, 添加剂, 死鸡, 中国财经聚焦, 畸形养殖

畸形养殖:专访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
2011年12月27日 14:04  中国经贸聚焦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这是蒋高明经常爱说的一句话。“集约化养殖场的粪便奇臭无比,就是人们添加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肥料对农田都有一定的危害。”

  ◎文/本刊记者 若言

 

  对于包括鸡在内的养殖业,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一直推崇和研究最自然的养殖方式——人工放养,但也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和阻力。此次《中国经贸聚焦》(下称“CBF”)记者专访了蒋高明,希望他的一些见解,能为中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尝试,寻找破解的方法和出路。                           

        CBF:中国每年大约饲养了多少数量的鸡?其中,集约化养殖的比例占多少?蒋高明: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整体的养鸡数量约47亿-50亿,不同的统计口径数量不一。然而,具体集约化养殖的比例不知道,应当指出的是,大城市消费的鸡应当都是工厂化养殖的,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是不允许销售活鸡的。那么,工厂化鸡供应的数量就更大。

        CBF:集约化养殖鸡的方式有什么弊端?

  蒋高明:主要弊端是动物不活动,改变了生物的生长规律,生长速度太快,为减少死亡必须依靠大量抗生素。另外为让鸡生长更快,需要食品添加剂,有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如重金属。集约化养殖场的粪便奇臭无比,就是人们添加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肥料对农田都有一定的危害。

        CBF:散养鸡的方式是否能完全取代集约化养殖?

  蒋高明:很难。集约化的生长速度更快,商业利润空间更大。因为,这样的养殖方式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考虑对人体的影响,因此赚钱的空间就更大。如果考虑环境与健康,这样的养殖方式就没有市场了。

        CBF:目前您研究的散养鸡的课题遇到什么困难?

  蒋高明:主要困难是优质无优价,消费者对健康食品有机食品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市场上以假乱真的产品很多。如果造假,则利润空间更大,正如死鸡冒充活鸡进入市场一样。

        CBF:对于家禽养殖户政府有哪些补贴政策?

  蒋高明:主要是对于疫苗方面的补贴,比如出现了禽流感,疫苗是免费的。如果发生一些大型的病疫,像禽流感之类的情况,政府会给养殖户一定的经济损失费,每只大概在10—15元左右。而在正常情况下,就没有什么补贴了。

        CBF:如何健全这些政策,消除鸡贩的牟利的动机和空间?

  蒋高明:很难,也可能很容易,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认真负责,要加大执法与处罚力度,处罚要有震撼力。只要政府想做,还是能够办到的,像重庆那样,将健康食品列入政府的工作重心,才有希望。另外,是消费者自己保护自己,尽量选择那些来路清楚的产品。当然,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人类还需要回归到自然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一点也需要政府,消费者和农民企业多方面努力,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524236.html

上一篇:《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五十:中国政府的努力
下一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超级害虫让美国头痛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