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影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nnabaris 藏書印/清華銘

博文

藤影阁篆刻溯源

已有 4763 次阅读 2009-1-21 17: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篆刻溯源

藝分古今,涇渭分明,印有雅俗,天壤之別。古典之美,厚積薄發,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流行藝術,迎合大眾,庶民所好,君子遠之。


子曰:“(君子)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文人士族異乎庶,盡在胸中偉志。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聞道易而行道難,文人何以堅守崇高之情懷,遠大之志向?以藝臻道,遊戲明志也。琴棋詩書畫印,文人雅士特有之六藝。秦漢雄風明清格調,雅士擊賞知音廖廖。
琴者禁也,禁人邪惡,鄙薄名利,始為人倫。
棋者弈也,人生如棋,坐忘玄機,手談高論。
詩詞曲賦,文字遊戲,對仗押韻,言志抒情。
書以言志,至理名言,揮毫潑墨,氣象萬千。
畫法自然,恣意縱橫,妙筆生花,不離法度。
印者信也,堅信不疑,古篆高韻,亙古不變。


印者信也,學者有信,故有印信。庶民追名逐利以盡其奢欲,君子求印以定心明志。
古來聖賢皆寂寞,印痕累累溢書香。
書生意氣何人解?賞心悅目讀滄桑。
東方藏書印與西域藏書票,發展歷程甚為相似:
一、初為催促還書,標記所有權;
二、藏書家借作圖書管理之工具;
三、書生以印言志抒情,又名閒章;
世人追名逐利忙,人算豈能勝天算?
神仙坐隱棋一局,塵世紛爭百年過。
雅士聽泉賞枝閑,道法自然聞天籟。
心騖八極自在遊,閒情逸致賦金石。
世人皆以忙為榮,恥於閒暇,津津樂道名利權,俯仰漸失人間情,漸漸退化為經濟動物而茫然不覺,悲哉!
忙碌,經濟增長之所需;閒暇,文化成長之所需。以真情聯絡世間萬物,於孤寂中審視自我,剖析人我之關係,判別是非對錯之細微分野,於群體之喧囂中,保持清醒,制裁情緒,磨勵意志,遠離隨波逐浪之徒,爭作中流砥柱之輩。
四、書香門第中人、學識淵博之士,愛書如命,版本考究,有極高之藝術鑒賞力,藏書印自然講究,一定要延請國學修養深厚,藝術功底扎實之同道,書齋雅玩,精心打造,藏書印漸漸演變成為獨立之藝術門類。


篆刻之美,在乎境界與格調。
有關境界,東方哲學家馮友蘭之人生境界說,將人之生命存在從低到高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四個層次,其中天地境界又分為知天、事天、樂天和同天四個環節,天地境界之人,胸懷天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此,篆刻乃天地境界者之所好。
有關境界,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不同層次之需求,由低到高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自我實現者在攀登人生最高境界時出現一種特殊心理狀態:高峰體驗,瞬息間感到銷魂奪魄、心曠神怡、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充盈著歡樂與哀憐、感激與敬畏、崇敬與虔誠,此種美妙情緒,難以用言語表達。每一次高峰體驗都使我們心靈上一個臺階或者進入一個新境界,人在一次次高峰體驗中成長並豐富起來。如此,篆刻是自我實現者之高峰體驗。


玉有九德,君子佩玉以鑒其身;印有九格,雅士賞印時明其志: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篆刻之美,首在言志。   
去偽存真,君子持之以恆;千難萬難,不敵胸中偉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遠古文字,學術語言,千古絕唱,萬古流芳。   
書法之美,在乎士氣,胸懷天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眉宇漸有書卷之氣,人如此,印亦如此。   
梅蘭竹菊,松鶴山水,氣韻生動,乃得佳構。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玉美石,不離不棄。   
君子之風,聖賢之心,高古情懷,賞心悅目。   
情真意切,愛不釋手,歲月滄桑,漸生包漿,古意盎然,淡者屢深。   
知音雅鑒,高山流水,識者自明瞭,外人豈得知?


印雖小技,可為大藝,內蘊深情,窮本極變,合天地之化,有天地方圓之象,具陰陽動靜之理,守星辰分佈之序,乘風雷變化之機,享春秋生殺之權,依山河表裏之勢。世道升降,人事盛衰,莫不寓是。

印之美,在印材、文字與篆刻。
石與人有緣,蓋因性情相近也:完美主義者喜純潔無瑕,富貴者好富麗堂皇,清貧者好樸素,高挑者喜狹長,嬌小者以為濃縮才是精華,心寬者愛敦實,聰穎者喜靈透,木訥者好簡潔,活潑者好多姿,熱情開朗者喜鮮豔,沉靜多思者喜淡雅……印石瑕疵,邊款蓋之,畫龍點睛,妙造自然。
篆刻用詞信達雅。信,真實可信;達,表達妥貼;雅,格調高雅。典故、地名、格言、雙關語、特殊圖形符號、古典詩詞、諧音詞等,無所不用。
清代篆刻家趙之謙雲:“平生藝事皆天分高於人事,惟印事天五人五。”意為篆刻不僅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之理解,具備較高之藝術性質,還需經年積累之技藝,有較高之工藝性質,故彌足珍貴。
追求古典之艱難,何人能解?印如此,天下何事不如此?


林 剛 博士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40-211034.html


下一篇:博雅艺术教育论

2 刘玉平 huang9161325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