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楚骚之兰今何在 佩兰方为王者香 精选

已有 7885 次阅读 2017-8-2 13:16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八月的荆山之中,依然充满了野性之美。满山粉紫色的牡荆、林下深红的湖北银莲花,都是这个时节的代表性物种,偶尔,山沟边的草坡上,也会有一些开着素雅小白花的白头婆和佩兰,伴随着各种蝴蝶的身影,悄悄进入我的视野。

 

白头婆(Eupatorium japonicum)和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都是菊科泽兰属的植物,通常也称白头婆为泽兰。这个时节,它们是蝴蝶们访花时的最爱。我守在一片开得比较茂盛的花丛边,陆续看到了不少蝴蝶,其中有一些是平时在城市中不太常见的蝶种,如绿豹蛱蝶、斑豹盛蛱蝶、白带褐蚬蝶、半黄绿弄蝶、大伞弄蝶、大襟弄蝶、透斑赭弄蝶等等。也许,是这种小花的芳香特别吸引蝴蝶?菊科植物有香气倒是并不奇怪。我轻轻地嗅了一下花的气味,确实有一种淡雅的清香,于若有若无之间,渐渐沁入心脾,颇有清神醒脑之感。

图片说明:泽兰属植物白头婆

 

   图片说明:泽兰属植物佩兰

 

把思绪放飞到楚国时代,也是在这片荆楚大地上,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身披江离和素雅的白芷这样的香草,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孔夫子当年赞为“王者香”的,也当为佩兰,子并作“猗兰操”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中注解道:蕳(jiān),即兰,香草也,楚辞曰“纫秋兰”,子曰“兰当为王者香草”,皆是也,其茎叶似药草泽兰。陆玑这里提出了两个名词,作为香草的兰和作为药草的泽兰。

 

历史上,尤其是对于唐代以前典籍中“兰”字的理解,其实颇有出入。屈原在“离骚”中还有不少地方提到了兰,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里便指出了兰与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的兰,喜欢生在水边,所以用了“滋”字,蕙当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兰科的兰草蕙兰。屈原在“离骚”中所说的兰,据“楚辞补注”和“汉书注”所注,“兰,即今泽兰也”,将其统称为泽兰,看起来过于宽泛了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分为大泽兰和小泽兰,究其形态,作为香草的大泽兰当为现在我们所说的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属菊科泽兰属,作为药草的小泽兰当为唇形科的地瓜儿苗或曰地笋( Lycops lucidus);算上现在我们所说的兰科植物,古籍中的“兰”字可以归入现代分类中三个不同的科中。

 

作为香草的佩兰,在“神龙本草经”中已有陈述,名之为兰草,并列为上品。佩兰藏于书中可防书虫白鱼,放在粉中也可以用于衣服的防虫,还可煎水用于沐浴,据《荆楚岁时记》,每年五月五日,是当时的浴兰节,指的是沐浴兰汤。从李时珍的记载来看,古时已经有提取佩兰香精的用法了,可惜的是,现在的市场上反而很少听说使用佩兰作为日常香料,这一充满楚国文化特色的香草,在文化传承中,已然悄然流失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身处泥泞,要看满山花开。徜徉在这开满鲜花的山间小道,感受着离骚楚辞中的文化情怀,是啊,若心有高洁志有高远,又何愁天涯何处无芳草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4206-1069166.html

上一篇:怕太阳的南非避日花
下一篇:青葙

19 王从彦 陈楷翰 朱晓刚 董全 黄永义 吕洪波 姚伟 李学宽 刘全慧 刘光银 苏德辰 马德义 李土荣 张珑 杨正瓴 郑永军 zjzhaokeqin xlsd livemoor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