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静书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chencn 修身、躬行、励志、求真

博文

晒晒麻醉药理学教改与学生的不同反应

已有 3775 次阅读 2011-12-6 16:3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PPT, 学习, 考试, 教改, 麻醉药理学

  一直努力想改变一点课堂教学方式,但真是困难重重,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考试单一,学生被动填鸭式学习,从小学就已经习惯于考考考,背背背,思维严重束缚。今年决心对麻醉学小班教学进行改革,总的目标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考试为研究性思考,具体是精简上课内容,安排学生自己找感兴趣的麻醉药物的主题,选择一篇中文或英文文献做读书幻灯片,在课堂上轮流讲座,让学生当课堂主角,老师学生一起讨论点评总结,学生反应积极,甚至还有同学用非常流利的英语报告。然后每个同学以感兴趣的主题搜索文献写一篇综述性论文作为考试评价,这样把学生从课堂带到了图书馆,从重考试到重思考,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评价意见,希望将来能够更好的推进教改,让学生得益,甚至能够终身受益!
   1. 与西方教学方式接近,感觉有点与众不同,本课程不用考试,我陈老师上课很有意思们比较喜欢,通过论文和PPT的形式来进行考查,很有特性,就是觉得在写论文时要花很多时间,有点不太喜欢。不过,总体来说,陈老师上课后让我们受益匪浅。
 2.老师的课上的挺好,然后也擅于启发我们的思想,用一些成功的例子以及外面的美好的世界来激励我们的学习,激励我们上进,激起我们的上进心,对此,我非常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但说的例子多了,课堂内容也就相对空洞了点。
麻醉药理的论文考查方式还是能让人学到些东西:从知识上讲,我们可以从哪些专业的网站上获得关于麻醉的最新知识,知道目前麻醉的研究方向,对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个范围性的了解,为我们对于麻醉学习有指导意义。从方法上讲,我们学到了怎样更好的应用网络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知识进行全方面的了解,知道研究是如何做的以及研究沦文的书写方法要求,这对于以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是,目前我们还是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让很多人不能通过正确的方式经历这个知识获取过程,所以效果可能会不尽人意...

3.经过一个学期的麻醉药理学学习,我深刻感觉到了老师的高瞻远瞩。老师并没有像其他科目的教学那样以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教我们知识,而是着重拓展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学术观,创造力和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种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对于好学的同学来说,自己10多年的学习生涯已足够我们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来自学书本上的内容,而老师讲的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我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对不会学习的同学来说就近乎成为了一种灾难。他们连书都不会看,最基础的东西都不能掌握。这样老师讲的无异于空中楼阁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不过我认为我们国家并不缺乏平凡的医师而缺的是能够引领医学研究潮流,带领学术进步,对医学的世界产生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者。综上所述,老师的教学方法我深表认同

4. 对于教学:经过一学期的麻醉药理的学习,我们对麻醉药理的认识更加深入,老师让学生自主发挥的理念比较新颖,独特,但仍希望老师多讲点课本上的知识,在这基础上有的放矢,会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对于考试:论文形式的考试,让我们眼前一亮,让几乎不会去看文献的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看文献,如何去找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对各种新兴科学和前沿知识有了更为广泛的认识,重要的是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个人认为,这种考试形式合理,独特,比起试卷,让我们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收益颇丰..

5.第一次尝试以做PPT和论文的形式作为考试内容,不得不说是我大学以来比较新颖的一次体会。主动查资料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参与其中的乐趣,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摄取,是个质变的过程。也许是受老模式的影响太深,一开始自己一直处于一种交我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好逸恶劳状态,从小学到现在习惯了被安排着做事,一旦改变反而有点不适应,这个缺点在我周围的同学中不鲜见,客服也非一蹴而就。但是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现状会逐渐改观。总之,感谢陈老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又不厌其烦悉心指导,我会继续努力的。

6. 课内容简明扼要,轻松,易于把握重点。

考试模式新颖,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形成查阅资料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同时,PPT的制作以及上台演示,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这很有利于我们的进步。总之,虽然第一次接触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适,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但总体说来还是“利大于弊”,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能力。

7. 一学期的课,先不论其他,我必须的说,您的课讲的十分的不错,麻醉药理和药理。

但是对于你的新教学方式,我总觉得对于现在的我们帮助并非很大,毕竟只能是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来不及调整,所以接受的很有限,一种不彻底的改革是没有办法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学习模式,不过呢还是谢谢您,让我们感受了不一般的教学历程,无所谓收获多少,有新的体验,我们才会有新的想法

8. 对于从小接受中国式教育的我,陈老师的上课方式对于我而言总觉得有那么些别扭,有时晕晕乎乎不知其所云!但总的来说,利还是大于弊!

建议:一  需要加大上课期间的任务量,每次课后布置一个作业,可以是以寝室为单位来完成,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查阅大量资料的习惯,同时要求同学间相互提问,相互解答!二  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求每人一个学期的必须的提问,减少打酱油的人数,同时可以配用一些奖励性的措施!三  这种上课方式不能人太多,每次可以要求一半的人来上课,一可以方便同学间的讨论,二来我们也有时间去完成课后  

9. 陈老师,我充分肯定你的教学制度, 不过老师讲课的课件和书本内容有点不一致,有点不习惯,对于有些重点的知识点要留点时间给我们做笔记

10. 写论文和理论考试的方式各有千秋,哪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好处。写论文可以提高我们的科研意识和写作技巧,更多的了解麻醉各种药物的科研进展和未来趋向。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去阅览更多资料,拓展我们的课外知识。而理论考试会让我们对课文知识有更深度的认识,能够透彻课本知识,也是我们传统的对知识考查的一种方式。我个人更加倾向于对写作论文的好感。

11. 关于麻醉药理写论文与考试的看法,本人觉得写论文好,理由如下:

 正如老师所说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有过无数考试,为了考试我们挖空心思去啃课

 本,忽视了相关学科的拓展知识。通过写论文我明白了学术论文的格式,怎样去查去看学术论文。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并且这不仅仅局限于麻醉药理。

我们对写论文更有兴趣,积极的去查看资料,在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就麻醉药理而言内容比较少,而且我们有一门药理学,通过药理学的学习,我们知道怎样去学习了解一个药物。因此麻醉药理学课本内容我们可以自己去看去自学。

12.感受:首先第一次听课时感觉很新奇,一种神奇的感觉,不再是死记硬背.其次,当我听到作业的时候,感觉神马呀!伤不起呀,但最终完成的时候学到很多东西.在讲台讲课的经历,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一次作业,收获的远不止成绩而已.有电脑操作的提高,有心理素质的成长,有课堂提问的快乐.最后,我想说,我喜欢这种方式,自由快乐.

建议:经过这一学期麻醉药理的学习,学到的知识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虽培养了思维能力,但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相对较少.

13. 我觉得这种上课及考查方式还蛮好的,我们麻醉药理只有十来节课,如果用来向往常一样上课呢,可以吸收的知识量是有限的,但是这种考试方式却让我们学习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一种可以能让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方式应该是很有用的。我觉的老师可以指点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去看综述文和论著文,这两种文章都有很多的部分,怎样去分析,去得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像我们写文章,看文章就觉得自己是把不同文章上的东西凑在一起,不像是自己的东西。总的来说,还是蛮喜欢这样的方式,对10级的学弟学妹们可以继续采用。跟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是很快乐的,真的谢谢您!

14. 对课程评价:课程比较自由;老师讲课方式新颖(提问),逻辑性强;课程内容较新,与时俱进。对考试形式的评价:采用论文及ppt,较为开放,能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花的时间较长,各方面还好。

15. 以论文形式考试很好,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很多课外知识,但是很耗时间,需要去网上,图书馆查资料。陈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侧重点是主要提高同学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比如:做PPT,上课前提问。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8247-515573.html

上一篇:从张记卤粉店免费酸萝卜看自由、平等、信任
下一篇:地方性大学可不可以建研究型大学?

2 许培扬 唐小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