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fdragon 我不是嘲风,我仅仅代表自己,我不代表嘲风; 我是嘲风,我用我的生命浇灌嘲风,直至生命竭尽。

博文

【教程】3DMAX如何均匀少量的散布物体

已有 1349 次阅读 2023-7-10 15:17 |个人分类:绘图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image.png

今天,我们接着来讲一下关于散布命令会出现的散布不均的问题。

我们以球体作为主体结构,散布一些小球在它的周围均匀散在,如图所示。

在散布之前,我们需要用3Dmax建模的方式思考一下需要呈现的具体结构细节。

需要让结构整体均匀一点,那么主体结构-球的细分参数就需要均匀一点。按照常规散出来的球会出现散布不均,在球的上方或下方会出现挤压在一起的情况或者散布不均,例图如下:

image.png

所以在这里我们使用几何球体作为结构基本体,几何球体的点/线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需要散布的数量多少,可以调整几何球体的细分参数来具体操作。

前期需要考虑的东西大致就是这些内容,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际操作:

1. 在创建面板,找到几何球体,创建一个几何球体。

image.png

2. 在修改面板中找到修改参数,修改几何球体的参数,如图所示。这里的参数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整。

image.png

3. 创建完主体结构后,我们接着创建一个需要往主体结构散布的小球,继续创建一个几何球体,半径参数设置为2.

image.png

4. 在创建面板复合对象里找到散布命令

image.png

5.在修改面板中找到拾取分布对象,点击拾取分布对象,如图所示,小球附着在了主体结构上。

image.png

6.下拉修改面板,找到并选择分布方式里的所有顶点。可以看到小球均匀的散布在了主体结构上。

image.png

7. 我们可以将这里散布的主体结构隐藏起来。下拉修改面板找到并选择隐藏分布对象。

image.png

8.隐藏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还有一个洋红色的主体结构,一般进行散布命令的时候,会默认在原物体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散布的物体结构,这个洋红色的主体球,就是我们的原物体,可以在场景资源管理器中点击小眼睛,让这个主体球不显示。

image.png

9.重新在创建面板创建一个主体结构球替换原有的主体结构,这里我们可以切换到顶视图进行创建,方便观察。

image.png

10.调整新创建的主体结构参数,使其显得更加圆滑。

image.png

渲染一下,看下整体效果。

image.png

今天的问题就解决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设计制作


微信图片_20230519124423.jpg 

   购书链接:

科学的颜值: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设计 

   https://item.jd.com/12802188.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CorelDRAW篇 

   https://item.jd.com/13504674.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Maya+PSP篇

   https://item.jd.com/13504686.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科研动画篇

   https://item.jd.com/13048467.html#crumb-wrap

SCI图像语法-科技论文配图设计使用技巧

    https://item.jd.com/10073529532924.html?bbtf=1



微信图片_20220509133450.jpg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1.jpg

静远嘲风(MY Scimage) 成立于2007年,嘲风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传说,嘲风为守护屋脊之瑞兽,喜登高望远;静远取自成语“宁静致远”,登高莫忘初心,远观而不可务远。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044.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200.jpg

学习更多绘图教程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620105059.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414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9111-1394833.html

上一篇:【技能贴士】如何用3ds Max中散布-旋转命令轻松制作纳米花结构?
下一篇:【教程】如何用3DMAX的散布命令制作水晶一样的纳米球结构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