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全球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已有 6713 次阅读 2011-1-13 21:54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气候变化, 影响, 公共卫生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对环境、水资源、区域海平面上升、农业、自然植被等产生影响,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将可能干扰地区的天气形式和生态平衡,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造成多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气候变化正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的应对策略,以便于能够引起公共卫生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一、对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气候变化在促进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本地区出现一些新的传染病疫情,加速一些原有传染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扩大携带动物传染病物种的活动范围、改变外环境中病原体的动态以及改变病原体的传播周期而增加传染病发生的风险。

(一)对虫媒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引起虫媒传播性疾病再度爆发, 以及热带地区的一些传染病向亚热带、温带地区扩散。据国际气候变化小组(IPCC)估计,2100年全球气温将会升高1.5-5.8,这种变化使那些原来属于温带、亚热带的地区有可能变成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大大增加了许多虫媒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因而国际气候变化小组(IPC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变暖的结果使一系列因昆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将会增加,特别是科学家们预测目前仅肆虐于热带的登革热将会超出现在的范围,而进入气候温和的地区和进入高海拔地带。据报道, 伊蚊历来只能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地区, 由于气候的变暖, 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可在海拔到13502200米的高度发现伊蚊(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 1998, 亚洲许多国家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水平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高,然而气候的变化, 比如说厄尔尼诺事件, 可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因为实验室已经证明登革2型病毒在埃及伊蚊体内的发育所经历的内潜伏期能够从30℃的12天减少到32-35的7天(2-3)。 太平洋地区的几个岛国的降雨量和当地的气温与南部的涛动指数密切相关(4)。而且, 14个岛国中有10个岛国报道登革热的发病与这个指数呈阳性相关。由于近些年来持续出现暖冬气候,造成登革热的流行范围从热带、亚热带地区不断扩展,媒介伊蚊活动季节也相应的在延长。登革热在我国属于国际监测传染病,俞善贤等对海南省登革热流行潜势的研究发现,到2050年,冬季气候变暖将使海南省半数以上的地区将具备登革热终年流行的气温条件,登革热的控制形势不容乐观(5)。

(二)对介水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在水源保护和排水设施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再加上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频繁和严重的强降水将会增加饮用水受污染的机会,从而增加介水和食物传播的风险。气候变化也能够导致与小球隐孢子虫、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风险增加(6)。从全球来看,面对气候变化发病最有可能增加的肠道传染病是霍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随着海水温度的不断增高,全球范围内霍乱的活动明显增加,暴发流行的风险也越来越大(7)。1998年我国发生了由于拉尼娜现象造成的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我国东南沿海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为霍乱弧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该年我国自渤海湾至海南岛的大范围海域都监测到了霍乱弧菌,再加上1998年的洪涝正好发生在霍乱流行季节,促进了霍乱的流行,所以该年不但霍乱发病省份广,且发病人数也较往年明显增多。另外,气候变暖增加食物在制作、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机会,可能增加经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例如19821991年,英国经食物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与平均气温密切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存在阈值, 即平均气温高于7.5℃时, 这种相关关系才存在。并据此推测到2050 , 英国的经食物传播疾病将增加5%20%

(三)对血吸虫病发生的影响

我国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份,受威胁人群达1亿人以上,目前全国患病人数约有100万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其分布与温度、光线、雨量、湿度、植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月份平均气温0 ℃以上地区,主要原因是钉螺在冬季北方低温下,不能正常越冬, 导致无法繁殖下一代,所以,冬季温度对钉螺能否生存起决定作用。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发现,冬季气候变暖可导致我国钉螺分布的最北界向北移,使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扩大(8)。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发生特大洪水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江滩钉螺孳生地进行的监测结果提示,这些地区在发生特大洪水13年后,钉螺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散,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断扩大。

(四)对新发传染病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过去20年中,至少有30多种新的传染病在出现,各种新病毒的出现大多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气候变暖也会增加地理运动以及人和动物宿主的接触,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原来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寄生在包括人类在内的新的宿主,并有可能形成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印度O139群霍乱, 扎伊尔埃博拉出血热、委内瑞拉脑炎、尼日利亚脑膜炎、肯尼亚裂谷病等新发传染病都出现在厄尔尼诺加剧期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促进了这些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而且,有专家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隐藏在冰川中的古老病毒将有可能释放出来,从而可能引起一些新发传染病。

二、极端气候事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根据国际气候小组的预测,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本世纪末全球将进入近1000年甚至是近100000年最热的阶段,大范围的气候变暖将会导致诸如热浪、强降雨、暴风雪、洪水之类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不断增加[9]。而极端天气事件会直接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直接伤害和死亡。旱灾、水灾、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使某些疾病患病率、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心理压力。例如,2003年夏季意大利罗马遭受热浪袭击,平均温度高于36℃,峰值高于40℃,因遭受热浪袭击的实际死亡人数比预计死亡人数多1000余人,且多为65岁以上老人。而该次气候异常事件提示公共卫生机构必须尽快开展有关为什么老年人是易感人群而处于一个特殊的风险地位的相关研究[10]。另外,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的发生可能与不断上升的精神疾病、自杀等发病有关[11,12]。暴风、洪水等灾难性事件发生以后容易导致受灾人群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发生的频率增高。气候变化通过引起严重的风暴、水灾、干旱和火灾并随后造成水和食物供应的中断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的破坏,从而减少受灾人群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 并引发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 [13]

三、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Bernard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的变化可能会促进真菌的生长,真菌孢子颗粒的播散会增加人群感染的风险。至于其它经空气传播的污染物,特别是臭氧、颗粒性物质,仍然无法确定气候改变会对这些污染物产生何种影响。周围环境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是气象条件、生态体系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目前仍无法确定这些不确定的污染物质到底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何种影响。最近进行的一项关于气候变化对大气中过敏原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断增加的CO2浓度和温度会促进产生过敏原植物的生长;同时,D’Amato等人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可能会促进这些过敏原物质的渗透以及过敏原渗透到肺部的深度,从而使人群患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另外气候变化使城市热岛效应变得更加剧烈。城市工业聚集、污染严重, 再加上热岛环流, 可以使城市上空聚集着多种来自化石燃料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同时也含有一些有毒的悬浮物,这些污染物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对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使儿童、老年人、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受到严重影响。炎热所导致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会使病人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往往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美国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心肌梗死、中风以及病毒性肺炎等疾病的增加与异常气候厄尔尼诺现象有关[1415]。持续高温还会使中暑和患“空调病”、肠道病的人数骤然增多。另外,温室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会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从而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1617]。气候变暖后,一般中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而热带和亚热带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产量下降。全球最贫穷地区饥荒危机将增加,导致饥饿以及营养不良的发生,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

五、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公共卫生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公共卫生形成新的威胁。正如美国公共健康咨询专家克里斯特劳·艾比所说的那样:“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击溃整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公共卫生机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第一、评估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就因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开展相关研究。通过风险评估和测量,公共卫生部门必须了解哪些疾病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条件下可能会重新出现或者重新开始流行,哪些疾病的发病趋势会比以前更有严重,重点评估了解哪些人群是易感人群,哪些地区的风险最大以及什么时候会对人群造成威胁,并利用历史数据开展系统研究,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研究[18]。第二、考虑到因为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广泛和不可预测的影响,需要着重加强与疾病监测、水和食品安全、生物媒介控制、动物宿主监测以及疾病暴发应对有关的公共卫生设施,并做好预测预警工作,加强处理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最大程度的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第三、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针对气候变化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综合应用研究。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公共卫生专家、医疗人员、兽医学者、环境科学家、生态学者、地理专家以及经济学家应该寻求共同合作,并利用各种方法学的工具以及相关数据开展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系统研究[19],进而掌握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之间的规律,探索影响疾病发生的机制和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并做好成本效益方面的研究,从而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充分的证据说明防范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措施具有的效率和效益,并得到政府决策者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9903-404207.html

上一篇:标书写作技巧和要点
下一篇:我的母亲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