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图文展示:业余摄影如何拍出参赛作品?

已有 887 次阅读 2024-5-26 07:20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图文展示:业余摄影如何拍出参赛作品?

作为好玩,摄影门槛很低、老少皆宜、说来就来、立竿见影,因而摄影也是很多普通人热衷的兴趣爱好,特别是近十多年自媒体和传播技术及平台的快速发展,更使得参与摄影的人越发增多。然而,当业余摄影希望拍出一件参赛乃至获奖作品时,却又是很难的事情。

如今要拍出顶级的摄影作品,通常需要高精尖的摄影器材和装备及专业团队,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做基础,能够涉足常人难以到达的极端环境或佳景,加上非常专业的拍摄技术和忍耐力,还要遇上足够好的运气等。谈起这些可能让一般业余摄影爱好者望而生畏。

那一般非专业人士如何用普通摄影工具(如用普通手机和一般相机等)拍出一些赛过专业摄影人士乃至参赛获奖的作品呢?作者以为,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业余摄影爱好者要选择力所能及和适合自己的摄影类型。

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天上的、地下的、海底的,有宏观的、细观的、微观的,有静态的、动态的、高速的,有人物、动物、植物、事物、故事、历史、等等,细分起来有无穷多种类型。如果能够很好结合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的境况去用心思考,相信你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摄影题材,而且很多摄影题材也是专业摄影不太能够都涉及得到的。

下面结合作者的业余拍摄经验,通过枚举一些拍摄途径和实例来说明,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1.拍时间

对于同一个场景或同一个人物等,如果相距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各拍出一组照片,之后再将它们放在同框来比对欣赏,此时即使是两张很普通的照片,有了岁月的洗礼和磨砺及时代的差异,照片看起来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感觉,通过比对还可以演绎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两组照片的时间间隔越长,其时代差异感越强烈,照片也越有意义,而且很少人有这种耐心做这类摄影。当然,如果选定的拍摄对象本身就很重要或非常特殊,则效果会更好。这类摄影普通人等得起,而专业人士反而熬不下来。 

【注】上图是作者分别在1994年和2022年拍摄的中南大学校本部雷锋花园前面的一个视角。两张照片分开来看非常普通,但当放在一起时,就看到相距28年同一个地方的最大差异:中南工业大学在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合并后更名为中南大学,雷锋花园前面的这个视角有什么变化也一目了然。 

2.拍轨迹

如果看上一个挺有意思且多变的景色,比如一段时间变幻莫测的云彩或气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景色,一种短生命周期的植物或花卉或小动物等,对所选择的对象连续或间断拍摄很多照片,再组合起来制作成视频或组照。这类照片看起来就与单独的一张照片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可以欣赏到平时看不到的拍摄对象的轨迹或全生命周期,照片自然也就显现出其不同的意义和附加值。 

【注】作者曾对中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外景色拍摄多年,当这些照片放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图书馆外景色变化的轨迹。上图是分别在2009年和2022年拍摄的图书馆外的一个视角。2009年,中南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刚竣工,图书馆也刚启用,那时的草地还裸露着黄土;2022年,图书馆外的几棵树已经枝繁叶茂,周边都已经郁郁葱葱。 

3.拍故事

一说起拍故事,人们自然会想到拍电影,当然很多电影都是讲故事的样板,但电影一般是专业团队拍出来的。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如果选题足够小和有意思的题材,以一己之力也能拍出类似电影的有故事照片或短视频来,而且这类题材对专业摄影团队反而不太适合做,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大材小用。 

【注】上图左边是作者1978年在中南矿冶学院门口的留影,右边是现在中南大学校本部的门口。这对图片一看就包含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的,不管图中的的人或物或环境等。 

4.拍身边

每个人身边都有各式各样的环境,都会接触到一些独特的人、事、物或环境等,如果用心去记录它,反而能够把其独特性表达出来。能够把身边很平凡很常见的美或丑反映出来,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事,这时候更需要体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观察力。身边的东西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和兴趣,专业摄影很难顾及到你的所见所闻。 

【注】上图是中南大学新校区连接图书馆东侧的一座景观桥的四个视角,这是学校师生经常经过的道路。其特别之处是:这四张照片是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时间拍成的,特别是下雪后的那张照片,在长沙是很难等到下大雪场景的。四张照片放在一起,展现了中南大学新校区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也提升了照片的观赏价值。 

5.拍运气

许多美景或特殊场景或特殊行为等,往往都是瞬间即逝的,如遇到雷电、彩虹、冰雹等特殊气候,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或事故,各种特殊人群的特殊行为等,能够遇上这些镜头肯定需要运气的。当然,俗话说的好,机会通常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同样适合用于遇上运气的摄影。要理解这一点,平时要时刻准备着,比如养成随身带手机快速拍照的习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各种瞬时有趣有价值的镜头,马上随手一拍,说不定也是一张惊天动地之作。这种习惯与专业摄影师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注】上图为大雾笼罩下的冬日长沙。该组照片系作者2022年2月9日抢拍的,照片与冬日平时看到的长沙城区完全不同,富有神秘感和大片感。那天作者在湘江西边干滩上散步时,天气也是雾蒙蒙的,非常湿冷,可那天雾蒙蒙的天空突然闪开一大口子,一缕难得的阳光照射到湘江的一边,使得湘江东边的高楼大厦上方的大雾更显清楚和特别,看到这一幕作者赶快拿起手机把这风景拍摄下来,几分钟后天空的乌云又密布了。 

6.拍细微

拍微观需要用到特殊的仪器装备,如电子显微镜等。但拍细微的东西,有时候普通手机就能拍得很好,如黄豆大小的果实或花卉或小动物等,这些都是很多人平时很少注意到的东西。这时候如果能把这些细微东西拍摄出来,而且拍得好看,也能令很多普通人喜欢的。 

【注】上图为常见粉蝶组照。把普通蝴蝶拍成美图也挺不容易的,需要选择比较漂亮的绿色背景,如有野花等,而且要等到有蝴蝶飞过来时,拉近镜头抓拍其飞翔姿势,效果才更好。如果能够拍出不同种类的蝴蝶系列照片,也是很宝贵和很有水平的组照,同时也可以做蝴蝶科普宣传之用。 

7.拍科普

科普摄影是用摄影的方式做科普,用摄影更好地表达与科学有关的东西,使之让人们更直观和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或科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科普。因此,科普摄影的技术和要求没有纯摄影的高。如果你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又有摄影的爱好和擅长,此时你做摄影科普,就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优势,可能拍出的作品比专业摄影师做得更有科学味道。 

【注】上图为酷似芒果的桂花果,这组照片主要是做科普拍的。有了这组照片,再配上桂花果的生长过程和药用功能等描述,对桂花果的诠释效果会更佳。 

8.拍图文

照片的欣赏效果是多样化的。对同一张照片,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审美和不同的评论。其实,有时候文字的魅力也是巨大的,对一些特殊意义和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仅有照片的标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照片加上详细的文字说明,并与照片融为一体,观赏者就会被文字所引导而进入作者所希望的感染境界。 

【注】上图是两张标有人名和出生年度的毕业师生合影黑白照。如果没有文字说明,则照片非常的普通。但当看完注解的文字后,其历史感和厚重感油然而生。这是中国“文革”之后恢复高考的首届毕业生;这是一个最接地气的专业——采矿工程和一批最具阳气的师生,当年这两班学生为清一色男生,可谓“和尚班”,出席合影的老师也都是男性;这个学科是由“软科”多次排名为世界第一的学科;这批学生年龄最大的为1949年出生,年纪最小的为1962年出生,他们中有几位已经因病去世了;这批老师年纪最大的为1919年出生,其中有多位是1960年就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原中南矿冶学院的办校元老,其中约有一半的老师已经过世了;这个合影的位置很久前就不能看到了,已被建成多年的中南大学校本部图书馆的所替代。我们还可以从当年这批师生的表情和服装等,联想40多年前那个时代的境况。能够把照片中的人物姓名和出生年搞清楚,这也是一件挺费时间的事。 

9.拍系列

许多人事物或场景或故事等,单独拍一张或一集可能不太有人关注,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但当拍成一个小系列时,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进行比较、排序和选择等,这时可能感觉就大不一样,其价值也凸显出来。如拍摄湖景系列、花系列、植物系列、小动物系列、静物系列、人物系列等。 

【注】上图是长沙桃子湖一年四季的四个代表性景色。许多人都游览过桃子湖,外地游客游览岳麓山和岳麓书院时,通常会路过并顺便逛一下桃子湖,但他们一般没有机会能看到桃子湖四季的样子。这四张照片放在一起,其欣赏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注】上图是长沙后湖公园三种天气和三个视角的景色。将三幅照片放在一起时,更能体现后湖的景色随天气和日照而变幻的过程,也更能展示后湖之美。由于后湖周边的建筑大都低矮建筑,照片采用横向宽幅设置,更能扩大湖面的视野和纳入更大范围的风景。 

更多的例子请你来一起补充。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5623.html

上一篇:大白美——近拍广玉兰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75:系统控制研究及方法

5 张晓良 王安良 夏炎 徐长庆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