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dyxcn6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ddyxcn63

博文

《生活十讲》(谈物化)边读边写

已有 3207 次阅读 2011-2-18 15:24 |个人分类:阅读札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物化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蒋勋的《生活十讲》,准备没有太多逻辑性地把一边读,一边写的总结在这里。】

 

关于“物化”,在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创造现象,

是庄子哲学中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庄子喻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

后来,“物化”用来描述中国文学、美术中的“物我界限消解,万物融化为一”的情景转移美境。

 

本书中,蒋勋的所谓“物化”,指的是商业社会对人性的侵蚀,人们对待事情的异化和对物质的追逐。

蒋勋期望的是在精神和物质之间的一种均衡,商业社会需要一种制衡的力量来阻止人的“彻底物化”。

 

如何制衡人的物化?

经济文明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平衡的力量。

当你拥有一个物质的时候,你要能清楚且不断地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拥有这个物质?

这样的生活不是太累了吗?那就让物质的东西“够了”就可以。

 

人文与物质的两难自古皆然。

社会的物化在不知不觉中。

正常情况下上,没有所谓彻底的物化,也没有所谓彻底的禁欲。中国人追求“中庸”,强调的就是一种平衡或制衡。

什么才是越来越严重的物化趋势的制衡力量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762-414137.html

上一篇:《生活十讲》(新信仰)边读边写
下一篇:闲言碎语,不管美不美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