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阅读笔记

已有 3535 次阅读 2014-11-27 23:28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知识, 教育, 智力, 信息, 理解

《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阅读笔记

By Bao BJ

这是一本从认知的角度论述后现代教育之作,其中涉及西方的对象性的自我分离的认知传统(现代)及其向东方万物一体的认知传统的转向(后现代),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现代教育学和后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教育的意义。

一、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教育学的主张

前现代的主要概念是主体埋没于整体之中,主体的认知基本上是一种笼统的、非分化的整体性认知。现代的主要概念是指建立在主体契约之上的自由社会,其核心是主体,主体的认知是一种对象主义的理性主体。梅因的“从身份到契约”理论,是人不断走向自由和独立的过程,即也可以说是前现代走向现代的过程。

现代主义教育学就是崇尚主体性或理性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史上率先系统论述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思想,试图构建一种旨在消除等级性的教育特权的、对所有人说是普遍有效的教育学。从而构建了一个教育学体系(如图)。

 

从管理、教学到训育,实际上是一种外在自由走向内在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性确立的过程。管理是为了外在自由,这是一种消极性的教育管理,措施有威胁、监督、爱和权威;教育性教学是为了“独立的使用自己的理性”,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构想继承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己立法”的思想方式的革命;训育是为了内在自由,为了培养伦理或自我教育。

二、现代性的弊端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能动性大大增强,不再受制于自然。主体变成“人为自然立法”,忽视了“人为自己立法”,从而主客体开始分离。一战、二战后,主体性堕落到野蛮的状态。

对自然的理解错误导致了启蒙精神误入歧途:1.对自然的统治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2.对自然的有效控制,越出了其最初的合法范围。

鉴于现代性的弊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从而或是建立真正的主体性,或是达到主客体相互承认、互为主体。

三、从自我分离到万物一体,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

意识进展的教育,就是从意识(认知的角度)的进展的角度来寻找关联以对抗自我分离的现代教育。本书从六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构建了一幅深度认知和深度学习的递进图:

信息→知识→智力→理解性知识→智慧→转化

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智力,从智力到理解,从理解到智慧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教育既是个体意识(认知)的进展,同时也是个体存在的进展,是知识论与价值论的统合。现代主义教育把信息的积累和吞噬作为教育目标,从而阻碍了信息转化为知识。现代主义教育鼓励我们用相同的方法不加质疑地吞下相同的内容,并使我们形成相同的意识。

1.理解是现代主义的解毒剂,为什么?

因为现代主义是主客体分离,而理解寻求的是联系、相关、亲密甚至万物一体,理解弥合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2.现代还是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教育建立在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而不是舍弃。信息到知识到智力是现代主义教育领域;理解到智慧到转化是后现代主义教育领域。

译者在前言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我国更为迫切的任务是现代性的教育而不是后现代行的教育。

四、过渡

作者在文中写到“‘匆匆掠过’的教育泯灭了原本可以‘逗留’和‘深入’而不是一味忙着赶路的机会。”可以看出,现有的教育被现代主义束缚,现代主义把信息的学习看作教育目的。

对信息获得的过分强调已在无意中阻碍了高层次的智力技能和性格的发展,也阻碍了创造、形成、评价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发展。为了不把信息作为教育目的,就要对信息重新定义和界定。

促使信息向知识、从知识向智力,从智力向理解,从理解向智慧这样一个向深度运动的动力来自于转化,即一种意识的进展和扩展。转化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它是自我组织和自我超越的动力和冲力。

五、作为媒介的信息

信息是什么?

信息包括分离的事实和最基本的技能。

信息在教育计划中的正确位置又是怎样的?

信息是并将仍然是教育的媒介。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学习的基本媒介——信息,错误的等同于教育的目标。学校教育常常只是轻轻掠过信息的表面,丧失了对知识、智力、理解和智慧的关注。这也许和我们社会中主流的经济活动一样,或是与其相关。

作者在这里很生动的将信息比为经济活动中的金钱。经济活动的媒介——金钱,不仅是唯一的交换媒介,还成了活动的目的本身,甚至替代了道德标准,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欲望。

教育把其关注焦点放在信息的获得上,显示了我们的短时和无知。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似乎并未因此学到更多信息。

柏拉图曾说过“当我们非常狭隘的集中于回顾信息时,我们不过是创造了‘模仿者’和‘追随者’,而不是艺术家。” 著名的教育家、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也说过“一个只了解信息的人是地球上最没用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应该期望学生只学习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即刻乐趣的东西,而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信息的关联和共鸣的话,那么,信息就会变得沉闷无趣,难以扎根。

信息是一种媒介,一种通货,它激活了学生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对话,而对话是深度学习的开始。信息不应作为一种教育目标,而应是转化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打好这基础?

1.关联与共鸣

一旦找到兴趣点,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就变成了自我的持续发展。(兴趣可以通过“关联”和“共鸣”来培养)同时,兴趣意味着投入感情。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依存的。情感能促进注意力,注意力能促进学习和记忆。情感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排除在当代教育关注之外。没有情感卷入的兴趣,学习常常会变得无效、无聊,就像在激流中逆水行舟。

关联“意味着我们意识到某一观点或主题与我们相关,或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就像发动机一样可以激发热情。”“意味着期待保持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情感。”

“共鸣”比“关联”更加微妙(就好比你会因为喜欢看爱情片而去看一部爱情电影,这是关联;但你因为里面的情节与你的感情经历类似而流下眼泪,这就是共鸣)。“共鸣”的字面意思是我们受到了某物的震撼。挑战、兴趣、丰富的经验和有趣的信息可以唤醒我们,会在我们内心产生回响和共鸣。

引起共鸣的来源是信息和它集体呈现的形式(例如通过一个讲座、一本书、一个游戏)。肤浅的呈现信息或脱离上下文信息,不太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如果材料只是从表面上加以理解或被限制的太紧,那么,它就不足以在师生中引起共鸣。提供有深度的材料就像做一顿丰盛的大餐,感性而具体;它使得我们想舔盘子,并想要更多。

为了在学科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课程材料必须和学生的心智彼此共鸣,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两点要求:

(1)理解学生心智的范围和细微的差别;

(2)有能力在学科呈现时弹拨出丰富的、变化的和多样的音调,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学习者产生共鸣。

2.以心智为基础的教育

以心智为基础的教育,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但是个体又具有独立性,所以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课程。以心智为基础的学习过程模式为成功运用多维视角、多种方法来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也使每个学生更多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3.内在的教师

孩子的内在的巨大的动机潜力,是他自己的老师。养育儿童意味着精心培养这种发展动力,以实现内在的动机潜力。但是,也要注意儿童发展的多线性,其发展速度也各不相同。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46829.html

上一篇:《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安德森认知能力完善分类学
下一篇:《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

2 丁大勇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