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

已有 3969 次阅读 2014-11-29 21:24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教育心理学, 三化理论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

By Zhai FM

张春兴教授在此书中采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以学理与应用兼顾的理想,首创三化研究取向,以建立合于国情的教育心理学独立体系: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全人化、研究方法本土化。本书所强调的三化取向旨在提供教师如何了解学生能力、性格、需求、身心发展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以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历史检视

       柏拉图:教学方法重视个别差异;教育目的谋求身心均衡发展。

       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

       孔子:知、情、意、行并重。

       荀子:见之不如知之。

       1819世纪教育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诞生:斐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福禄贝尔

研究目的教育化

       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

       从人性需求看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目的的实践的三元一体观

       基本观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协助达成学校教育的理想为目的,即协助教师研究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配合学生身心发展及个别差异,协助学校修订合于心理原则的教育目的。

研究对象全人化

       基本理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学生全人为对象;学校的一切教学设计及规章制定,必须以由研究而了解的学生身心发展及个别差异为依据。

       基本取向

       基本实践

       基本目的:强调学校应以学生的整个人格为研究对象与施教对象,从而实现全人教育理想。

       全人化教育对老师的要求:1)有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2)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心理需求、学习及教学原理的专长。(3)有综合以上二者灵活运用教学情境的能力。

研究方法本土化

       本土化:以当地文化环境中学校教育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在方法选择上所采用的一种取向,而非一种方法。

       研究方法本土化取向:其研究除采用心理学量的研究以了解问题性质之外,宜兼采质的研究以解决现实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目的:显现教育心理学的特征;由研究而帮助学校解决个别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心理科学的研究传统及晚近的扩张

       研究取向本土化的实践

       教学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合一运作

精彩撷要

对于以教为主且学生日益复杂差异巨大情况,知识与生活能力是个体成长中的基本需求。

集体教学时之所以有些学生不肯学习或不能学习,主要是由于学习活动未能与其本身条件配合。

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完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为目标,却忽略了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需求,即学生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学校以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分类,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

以教育为主体,是从心理学借鉴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47272.html

上一篇:《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阅读笔记
下一篇:《从信息到转化》读书笔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