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m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mx

博文

BJT的Kirk效应

已有 9326 次阅读 2011-3-18 13:02 |个人分类:微电子器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style, color

作者:Xie M. X. (UESTC,成都市)

 

        Kirk效应也称为基区展宽效应,这是BJT在大工作电流时、基区宽度发生增大的一种现象。(注意:不要把基区展宽效应与基区宽度调制效应[Early效应]混淆在一起!)

(1)Kirk效应的产生机理和条件:

        对于一般放大工作的npn-BJT,由于集电结加有反向电压,则在基区尾部、靠近集电结势垒边缘处的电子(少子)被抽出、使得该处的电子浓度=0。但是如果是在大电流工作时,由于注入的电子浓度很大,所以这时在基区尾部、集电结势垒边缘处,电子(少子)浓度实际上并不为0,而是等于Jc/(qvs),其中Jc是集电极电流密度,vs是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接近电子的热运动速度,~107s/cm);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在中性基区内虽然被空穴所中和,但电子在进入到集电结耗尽层内后却增加了耗尽层中的负电荷,从而在集电结电压VBC不变时,就将使得集电结的负空间电荷层变窄(正空间电荷层相应变宽),这就导致基区变宽;进一步,若集电极电流密度Jc增大到Jc/(qvs)>NC时(NC是集电区的掺杂浓度),则集电结的负空间电荷层将推移到集电区内,即中性基区进一步展宽到集电区,这就是产生了Kirk效应——基区展宽效应。

        根据集电结耗尽层(令其中电场的分布为E(x))的Poisson方程

                dE/dx = -q [(Jc/(qvs)-NC]/eeo

        则可以计算出产生Kirk效应的临界电流密度

                Jco ≈ q vs NC

        当集电极电流密度大于Jco时,即将出现Kirk效应。

(2)Kirk效应的影响:

        ①使基区空间体积增大,导致存储少子电荷数量增加,开关速度下降;

        ②使电流放大系数b下降,导致工作电流受到限制(Kirk效应是造成BJT在大电流时b下降的主要原因,当b下降到一半时的集电极电流即定为BJT的最大工作电流Icm);

        ③使少子渡越基区的时间增长,器件频率特性变差(Kirk效应是造成BJT在大电流时特征频率fT下降的主要原因)。总之,Kirk效应对于BJT的高频功率性能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在设计高频大功率BJT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小或防止Kirk效应。

(3)抑制Kirk效应的措施:

        防止出现Kirk效应的方法,主要是限制集电极电流密度Jc,使得它不要超过产生Kirk效应的临界电流密度Jco。具体的有效措施是:

        ①提高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以增大临界电流密度;

        ②减小集电区的厚度,以限制集电结耗尽层的不断推移;

        ③设定集电极最大允许工作电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0717-423773.html

上一篇:为什么晶体管具有电流饱和型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
下一篇:BJT的Webster效应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