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县6.5级地震的前兆显示

已有 3242 次阅读 2015-7-5 11: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新疆, 地震, 前兆, 皮山县, 壳下地震活动

陈立军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07月03日09时07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7.6度,东经78.2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距离皮山县县城约5公里,距和田市区约16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050公里。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4/515/20150703095709499563782/index.html

 

作者根据中国统一地震目录和美国ANSS地震目录分别制作了新疆及周边地区(32°~50°N,72°~98°E)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2日壳下地震活动图像,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可见,皮山县地震区在2010-2012内即在120km深度出现小震活动,然后花了2年多的时间才来到地表活动,是符合壳下地震“自下而上逐层驱动”规律的。

图2在皮山县地震区没有明显的前兆反应。但是,根据USGS所给出的震源机制解(图3),图2在节面Ⅰ的方向上壳下地震十分活跃,是值得关注的。

 

(2015.7.5 初稿)

 

 

图1 中国统一地震目录所显示的壳下地震活动图像

(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2日,M≥2.0)

 

 

图2 美国ANSS地震目录所显示的壳下地震活动图像

(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2日,M≥4)

(资料据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地震数据中心)

 

 

图3 美国USGS给出的震源机制解

(资料据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

us10002n4w#scientific_tensor:us_us_10002n4w_mww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2558-902975.html

上一篇:博文将发表
下一篇:全球热机带和冷机带的地震活动对比研究(再版)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