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杂志社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zgdushu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博文

“破茧而出”,更待何时!

已有 2818 次阅读 2011-7-1 10:53 |个人分类:且行且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style, 中国人, 中华民族, 中国崛起, 西方人

 

1909年,看不到中国的崩溃是有眼无珠;2009年,看不到中国崛起的趋势也是有眼无珠”,摩罗如是说。当中国崛起成为了一个不争事实时,久经压迫的中华民族如何去适应成为了全新的话题。中国人习惯于跪着和西方人交流,当突然站起来时,我们能够稳若泰山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这是对我们的考验。

近期阅读了《中国站起来》一书,有诸多感触,这里我将结合该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1.分清“中国崛起”是已成的现实,还是只是我们构想的目标。

我们在提到中国崛起时,常常引经据典地说我们应该崛起,并且曾经辉煌过,并且拿出诸如中国现有经济、军事、国际影响等诸多数据来佐证。有人说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了世界性大国,中国已经崛起了;有学者也指出中国崛起只是一种趋势。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清楚我们现在的位置,知道我们的实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自己缺乏明确定位只会使自己沦落。

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是缺乏的。我们缺乏对自我的认识。

有人提出,大国崛起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的逐步优化是大国崛起的前提。

二,人权保障、法律体制的建立及完善是大国崛起的保障。

三,广泛的对外贸易、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大国崛起的根本。

四,国家对人才、教育、科技的重视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五,顺时的加入国际组织及工业革命是大国崛起的必要因素。

六,统治者及领导者的战略思想是引导大国崛起的风向标。

七,地缘优势是实现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

参考以上条件,我个人认为,中国崛起只是一个趋势,“革命还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当前西方普通提出“中国威胁论”,这是对于中国崛起的回应,更多的是恶语中伤。我们需要认识当前的不足,以免还未崛起就被西方“和谐”掉了。

2.走出民族自卑,破除对西方的迷信

1840年以来,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华帝国开始受挫,西方殖民势力一次次让中华民族受辱。甲午战争中,中国被小国日本打败,中华民族的最后自信破灭了。自此,民族自卑笼罩着华夏大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下自娱自乐,表现出了盲目的自信和自足。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再次打开眼界,民族自卑、西方就是真理的思潮再次在神州大地蔓延,资本主义繁华的物质世界让新生一代迷茫了。进入二十世纪,自我矮化而不自知的现象并没有太大改观。

我认为民族自卑源于以下几点:历史上的自我贬低,即民族劣根性的说法;经济条件物质条件不如西方;无民族意识,无自我意识。

《中国站起来》一书是想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这本书主要从质疑民族劣根性上来论证我们应当从精神上站起来。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势头,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的经济势头动摇了产生民族自卑感的物质基础。从理论上来说,重新树立民族自信,粉碎民族自卑,还需要一个方面的努力,就是破除无民族意识、无自我意识。

3.开启民智,崛起首先需要觉醒。

中国崛起是炎黄子孙共同努力的结果,部分精英阶层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但当前,普通大众对中国崛起无太多认识,自我意识、自我觉醒都还未完成的民族永远无法说完成了崛起的使命。无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是一种危险的状态,这种人将眼前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单个的人看成是独立的社会,他们在谋求自己的未来时只看到眼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值得警惕。“开启民智”,这是我们必须搬走的拦在中国崛起路上的巨石。

开启民智需要各界共同的努力,例如新闻界。新闻媒体是舆论的风向标,当中国的发展威胁到西方利益时,与中国有关的一丁点不好的新闻都要被西方媒体放大,并且,西方媒体是一边倒,甚至出现抹灭新闻的真实性、捏造新闻来诽谤中国形象的现象;中国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也很微妙,但是据说韩国和日本的媒体很少说中国的好话,他们的媒体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丑化中国和中国人。相比之下,中国当前媒体一味讨好西方、一味“哈韩哈日”,真有些痛心疾首。媒介的做法说明两点:媒介本身没有了立场;媒介在迎合没有立场的中国人。当然,这里不是说要以掩盖事实真相来诽谤外国,以阿Q精神来树立中国人的形象。但是,一味认为“西方总是好的,西方总是对的,韩国日本就是潮流”也不至于吧。中国的媒体当好风向标,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世界。

4.社会科学,治愈国民精神疾病;知识分子,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己任。

前面提到,中国人陷入了“无民族意识和无自我意识”的困境,这是当前对中国树立自信比较大的威胁。拿什么来拯救?我认为这是社会科学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当前中国的社会科学面临尴尬的境地,技术导向性的社会需求使社会科学逐渐被冷落,更可悲的是,部分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忙碌于用中国的实际去论证西方的理论假设。

西方民众是比较乐意参与政治的,当然,“民主”为他们提供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机会;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却没有了这份激情。当然,这是与中国的传统相联系的,在传统中国,政治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是皇族的事,是儒生的事。但是,当前中国人的普遍“无意识”、对政治的冷漠,是阻碍中国崛起的。当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在崛起、不清楚我们在世界的位置,这不是真正的崛起。

在中国当前,用“民主”让人民觉醒不太可行。但是,用社会科学和教育去引导是可行的。如果中国的教科书,从小学就开始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崛起理所当然、中国崛起即将来临、中国的崛起还需要他们将来的努力,让他们明白他们是民族的未来,我相信,中国人快觉醒了,中国崛起指日可待。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吧。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离崛起还有多远,要知道怎么才算是崛起;其次,我们要走出民族自卑,挺起民族的脊梁;第三,崛起首先要觉醒,我们要开启民智;最后,开启民智是我们社会科学的使命。

 

                                                                        本文作者: 胡闯



https://m.sciencenet.cn/blog-568700-461137.html

上一篇:提醒幸福
下一篇:听水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