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科研瓶颈:成因与突破 精选

已有 10634 次阅读 2018-10-28 21: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研, 瓶颈, 突破, 心态, 等待

    科学研究常常遇到瓶颈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始终无法突破,也包括科研水平迟迟不能质的飞跃。每个研究最后都会遇到瓶颈,犹如一座大山无法翻越,像一堵墙无法突破,就如堕入瓶中而不得脱身。产生瓶颈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结果是相同的,即科学问题无法再深入做下去了,内心纠结挣扎而又痛苦,还感到无奈无助,如置黑夜陷入迷茫。

    有时候是受限专业背景,理论方法不足,带来看待问题的局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比如缺乏生物学、动力学、数学等专业背景,这些并非一时半会能弥补过来、能提高。这时候,需要就某个具体学术目标,与相关专业学者开展合作与交流,获得瓶颈的突破。受制于学科背景的难题,在专业人士来看可能是常识性问题,这就是学科交叉与交流合作重要性。

    有时候是受制于试验仪器、研究平台和经费,缺医少药,枪炮武器不行,供给跟不上,研究思路只停留在想法,落实不了。想法和思路无法实质性地推进下去,无法落地。这时候应该考虑采用通过合作的方式,整合科研资源,也可以考虑客座、短期访问等途径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借助相关研究平台完成研究目标和实现研究理想。

    遇到科研瓶颈,要多方面想办法,不能坐以待毙,白白浪费时间。要视野开阔,心态开放,内心要从容和自信,要多与人交流,不能过得太封闭,学而无友,才是孤陋寡闻。实在不行,要与有条件开展相关研究的同行,共享自己思路和想法,看到同行做出来也是一种收获。

    很多时候,遇到的科研瓶颈是时间投入不足。常常因为缺乏智慧和决断,牵扯太多杂事而不能脱身,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坚持的研究没坚持。这需要学会拒绝,学会选择和甄别,需要定力,不要被不重要的事情牵绊,致使有希望、有价值的研究半途而废。人生有所为,必定有所不为,要从一生的角度去设计各种研究的组合与搭配,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被其他消极因素左右。

    科研遇到瓶颈,很多时候是虚假瓶颈。更多是因为缺少坚持下去的勇气而自废武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无疾而终。其实,只要反复思考,多次看相关文献,适当做一些预实验,总是能朝前走,慢慢的推进。因此,耐心、毅力、坚持,静等花开,这是实现突破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正常的、自然的过程。

    另外要注意研究的创新,不要做过多的重复性工作。做过多重复性的试验,劳神费力,不解决问题,浪费时间,贻误时机。每次研究前要多看,多思考,要与前人相比有所进步,有点儿新意,有探索性。实验之前,实验方案要与同行交流,要给突破添砖加瓦。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多时候,只是很忙并不行,要一步一个台阶的做研究,不能仅仅满足动起来、忙起来。

    每个人科研成果质量、水平和层次,也会遇到瓶颈,常常一时难以改变和突破。不同单位、不同学者,其瓶颈的位置和层次不同。有的人为院士发愁,有的人为杰青而煎熬,有的人为能顺利获得学位而哀叹多年。目前来看,发表四区论文大多是灌水,三区对我们来说属于适中,发表二区论文相当有难度,一区论文是当前的天花板,即科研成果品质的瓶颈。

    研究成果的品质受制于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研究选题先进性、研究系统性、测试方法和研究基础,这些基本上决定了学术成果的质量。选题常规,方法传统,测试手段简单,研究时间短,这些势必决定了科研成果品质不高,层次上不去。

    解决途径既可以先突破薄弱环节,实现科研成果品质的快速提升,比如测试手段。也可以通过内部优化,协调各方面要素,将手中牌打好,提高科研水平。当然,更重要的是积累,数据资料的积累、思考认识的积累、发表成果的积累,时间久了才能把水平提升上来,才能把温水煮沸。

    科研过程中遇到瓶颈,是一件好事儿,至少说明你已经做完了基础工作和外围工作。开始面对真正的学术问题和行业难题,更加考验一个研究者的成色和能力。突破瓶颈的前夜,需要心态平和,充满毅力,更多时候,只需要多一点儿耐心。有用和有趣是坚持做研究的两大动力所在,论文和学生是成果表现形式,而科研取得新的知识理论和新认识才是关键,尤其是透过自然现象,看到本质才是科学的归宿和精华所在。

    兴趣和使命感是科研路上的压舱石,学术好友的交流和陪伴,可以让学术道走的更稳、更远。功利让科研庸俗,急躁是科研大敌,方向选择和逻辑是大智慧,健康和快乐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729-1143294.html

上一篇:秋色渐浓
下一篇:轻松地生活

9 郑永军 尤明庆 黄永义 宁利中 李学宽 姚伟 秦占杰 强涛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