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苏东坡为什么要日啖荔枝“三”百颗?

已有 12942 次阅读 2018-6-8 08:40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诗词雅集|关键词:学者| 苏东坡, 荔枝, 诗词, 格律

 

苏东坡为什么要日啖荔枝“三”百颗?

看到陈奂生先生的博文,由他自己吃荔枝,想到了苏东坡的诗《惠州一绝·食荔枝》,陈先生认为日啖荔枝三百颗实在是太多了,是一种夸张。之所以要这样的夸张,是为了“有一个发泄通道”。是向迫害他的人示威:“荔枝在东京(开封)不是金贵吗?老子在惠州随便吃,一天可以吃300颗。我气死你们!

我看这首诗表现了苏轼的豁达,也确实表达出一种不向迫害者屈服的含义。

但是,既然是表示可以吃那么多荔枝,既然是夸张,他为什么一定要说三百颗呢?一天吃一百颗就非常多了,二百颗就吓人了,为什么是三百颗?如果更夸张一点,为什么不是四百颗或者更多?

这跟写诗的格律有关。这是一首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绝句要讲格律,讲究平仄。近体诗到了宋代,格律已经定型,宋代人写近体诗,基本上都是合乎格律的。

这首诗第三句的平仄格式应当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中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

现在日、啖、荔、百、颗五个字是仄声(说明:颗在古代是上声字,音,到现代才变成了阴平),所以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如果也用了仄声字,那么整个句子就将只有第三字“枝”一个字是平声。那样的诗句是完全不合格律的,犯这样的错误,对于讲究“近体诗”格律的宋代人来说不可想象。犯了这样的错误,连秀才都不可能考上,不要说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了。

这样,第五字,三百颗的“三”这个位置,只能是平声。

而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中间,只有三是平声,其余都是仄声。所以,这里只能是三百颗,不能是其他数字。

所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中的三,是写诗格律的需要。换了别的数字,就不是格律诗了

古人写诗是要吟诵的,近体诗的格律并不是人们没有根据地随便制定的,它的产生是人们在吟诵诗的过程中,感到服从那样的格律才好读、好听,抑扬顿挫都使人感到舒服。经历了好几百年的过程,才形成了共识,这才是格律。

直到今天,我们都可以比较一下,诵读“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与“日啖荔枝二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或“日啖荔枝四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哪一种更顺嘴和顺耳?当然,诵读的时候一定注意,颗字一定读上声(音可),那才是古人的感觉,如果读了阴平声,感觉就不一样了。

与之相似的道理,我们也能够理解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不能是二千丈或四千丈(白发二字都是入声)。

我们也由此可以理解,古人在写诗词时,常常用“双”代替“二”,那也是因为平仄声的不同。有时候,好好的“十五”不说(十是入声),要说“三五”。如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溶金》“记得偏重三五”等,上元就是元宵,是十五,但是如果说成“灯火钱塘十五夜”、记得偏重十五”,就不合词律,古人吟诵起来就不好吟、不好听了。

诗词和音乐是相通的,好吟、好听,这是做诗作词的根本原则之一。

附:

1.平仄:古代汉字读音总共四个声调,平声(现代普通话的1、2声)、上声(现代的3声)、去声(现代的4声)和入声(发音短促而音尾有阻塞,现代普通话没有了而许多方言中仍然存在),其中,上、去、入三声为仄。

2.数字的声调:一(入声)、二(去声)、三(平声)、四(去声)、五(上声)、六(入声)、七(入声)、八(入声)、九(上声)、十(入声)。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1117938.html

上一篇:说“硬耳朵”
下一篇:从一篇导致人生大悲剧的作文说起

27 刁承泰 尤明庆 戎可 梅卫平 朱晓刚 岳铭 郑俊 杨正瓴 文克玲 鲍海飞 徐令予 马鸣 史晓雷 韩玉芬 LetPub编辑 徐树良 武夷山 杨顺楷 王启云 黄永义 宁利中 姚伟 李伟钢 刘光银 ljxm jinchengfeiwu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