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烧茄子”中的为什么 精选

已有 17443 次阅读 2012-8-17 07:27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食用油, 茄子, 细胞, 为什么, 调料

茄子是一种最大众化的蔬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而且当令时间长,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均可认为是时令蔬菜。

茄子有各种烹饪方法,而尤以素烧茄子为最为老百姓所喜爱。

但是,烧茄子的一般方法都需要很多油,而营养学家推荐的标准,每人每天只有25克食油,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用较少的油,烧出美味可口的红烧茄子。

有人先用水焯,此法的问题在于最后的口味。水煮的与油炸的毕竟不能相比。

有人先用盐腌,此法虽然能够少一些油,但是食盐进去了,真所谓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对很多人来说,盐这群狼的危害甚至大于油这只虎。

本人的方法:借助微波炉。把切好的茄子块放入微波炉用高火烧开,当然,由于用微波炉煮东西,在这里无法准确标明时间,因为这与你放入茄子的数量及微波炉的功率有关,一般在五分钟左右吧。然后用低火再煮三分钟。这样,茄子块基本上已经熟烂了。在微波炉工作时,你可以准备好各种调料。从微波炉取出煮好的茄子块,如果茄子很嫩,倒出茄子中析出的茄子水(一般都极少,不倒也可)。在炒锅内放少许油,将茄子块放入翻炒一小会。倒入调料,调料的品种、数量与通常烧茄子相同,随各人口味而定,煮开即可出锅。其效果略等于用许许多多油烧制的烧茄子。

这样做的优点:1. 不需要放很多油。2. 做饭的人不需要在炒锅前烟熏火燎地站很长时间,锅内也基本上不出油烟,减少空气污染物。而这两个优点,是其他方法都不可与之相比的。特别是第二点,其他方法,因为需要用油把茄子烹熟,不可能不产出油烟,人也不可能离开油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不能为了口味而过分辛苦和摧残自己的身体。

下面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方法能够不需要很多油?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为什么通常要用许多油烹熟茄子?

为什么要用油烹熟茄子?因为好吃。如果用水煮,茄子的口感不好。这里的口感是指牙齿咀嚼的感觉和舌头的感觉。由于这是感觉的问题,所以似乎并无多少道理好说。有道理好说的是为什么要用许多油。即,为什么茄子特别吃油?

我们食用的是茄子的嫩果。除果皮外,主要食用其胎座。新鲜的茄子果肉细胞饱满,形成海绵状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形成许多毛细管。如果用水煮,这些水分子充塞在毛细管中间,在高温时细胞虽然死亡,但是如果周围充盈着水,整个海绵组织仍然胖大。所以水煮的茄子口感不好。

如果在油内烹制,在高温下果肉细胞破裂,细胞内的水分汽化离开了。整个海绵体坍塌,茄子就软烂了。调料也可以吸附在茄子上。这样,烧出的茄子的口味和口感都比水煮的好。但是,在烹制时,大量食油首先会进入海绵体内的毛细管中,热量正是通过油的媒介而进入果肉细胞的。这样,茄子就特别吸油,在烹饪时,需要大量食油。

如果在烹饪之前,先在茄子块上洒上食盐并揉搓、搅拌,食盐进入茄子破坏了果肉细胞,吸出了细胞内的若干水分,从而使海绵体部分坍塌、收缩,海绵体中的许多毛细管因果肉细胞的破裂而收缩消失,这样,在用油烹制时茄子就不再会吸取大量食油。这就是为什么在烹制前用食盐腌制可以使茄子不再那么吸油的道理。

但是,用食盐先腌制茄子的方法,除了会将较多的食盐带进茄子之外,在烹饪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人在油锅边上等着、工作着,用油把茄子烹熟、煮烂。而且即使是较少的油,也会产生油烟,实际上,锅里的油越少,产生的油烟越大,因为较少的油会使油锅内的温度更容易升高。

用微波炉辅助烹制的情况就不同了。在微波的作用下,果肉细胞中的水分迅速升温,使细胞破裂失水,海绵体的坍塌从而毛细管的消失比用食盐腌制的方法更加彻底。这是它不再吸油的原因。而且,正如我上面已经说过的那样,从微波炉拿出来的茄子块已经是熟的,已经软烂,所以实际上只需要在少量油里翻炒很短的时间。这样的烹制,既不产生油烟(因为现在的精制食用油不需要高温起油锅),又使人只需要在热锅边上呆上很少的一会儿。

在炎热的夏天,谁喜欢在炉火边上呆着?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603033.html

上一篇:从爱字和忧字说起
下一篇:从一张老照片看一所学校

24 刘洋 鲍海飞 吕喆 晏利斌 唐常杰 王水 王善勇 柏舟 翟自洋 陈国文 何学锋 吴景鹏 王春艳 王云才 肖振亚 黄锦芳 刘艳红 牛丕业 李学宽 李来山 曾新林 段含明 wangdaoyongzai zujis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