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亲属称谓趣说(1)父与母

已有 10996 次阅读 2012-12-27 08:22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妈妈, 称谓, 爸爸, 娘子军, 木兰辞

中国是一个重亲属、重礼法的国度。各种亲属自有各自的称谓,每逢过年,自然倍加思亲。想起对亲属的各种称呼,倒也有些趣味。

人对于其他所有人的称呼,总是从我出发。吾或我,自称。人何时开始认识自我的,恐怕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故不可强说。不过,如果硬要戏说一下,也无不可。人一到这个世界上,向世界宣告的第一声是:ng-nga,于是,这“吾”(古音ng),便是自己。我,吾同音、同义、相同用法,只是写法不同。

除去了说不清的自己,人认识的世界上第一个人,应当是他的母亲。在母亲的引导下,除了ng-nga ng-nga的声音之外,最早的声音,便是嘴一闭一张,m-ə-,于是,当母亲的便欢天喜地,儿子会称呼母了。看见另一个人,嘴一闭一张,p-ə-,于是,当父亲的欢天喜地,儿子会称呼父了。中国古音是没有f的,f这个音由重唇音p p’ bu变化而来,父字的古音应当是pup’ubu

母,古字是一个女字两边各点上一点,表示哺乳。父,古字是一只手高举一根棍子,表示给规矩,如果不听教训,哼哼

后来,胡人来了,五胡乱华,中原的语音就乱了。父母称谓的许多别称,现在有记载的,似乎都起于南北朝。

母不叫母了,叫ngiang。于是找了一个原有的汉字:孃。孃字原来的意思是烦扰,吵吵嚷嚷的。女人好吵吵嚷嚷,所以加女字旁。这个意思不用了,改个意思,成了母亲。

父不叫父了,叫ye。一开始,写为耶,但是,耶字原来的意思还很有用,于是新造一个字,在耶字上面加上一个父,成为爺。又过了许多年,把爺字简化成了爷。

北朝的民歌,现在加了个标题《木兰辞》的,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句子。好像是较早的用上爷娘字样的记载。

另外一些人,大概是另一类胡人,具体哪一类好像没有记载,我怀疑是匈奴人,把父叫做duo或者die,于是又造了一个爹字。直到现在,北方不少地方称呼父亲为“大”,西方人也称呼daddy,来源应该差不多。

Ngiang字还有一种写法,即娘。娘的本意是少女,晋代有一位少女英雄荀灌娘,唐高宗李渊的公主建立了娘子军,如果把娘子军翻成少女敢死队,又性感又暴力。娘与孃字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在唐朝人那里,据说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传到日本去也还分得明白。但是,中国人后来就慢慢的分不清楚了。于是,娘也就“长”成孃了,现在有些人还怪人家日本人胡来。

到了唐朝后期开始,五代、辽宋金元,北方又是民族大融合,北方方言又一次极大的变化。

与父母两个字有关的发音变化,一个是轻唇音“非敷丰微”从重唇音“帮滂并明”中分离出来,父字的读音变成了现在的fu

另一个发音的变化就是许多元音嘴张得越来越大,声音更加响亮。

于是,称呼母变成了ma,称呼父变成了pa(汉语拼音写为ba)。这样,妈、爸这两个形声字(马声,女形,妈;巴声,父形,爸)的读音,就正式变成了mapa。如今,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话大普及,妈妈和爸爸成了中国人对父母亲最普通的称呼。

对应西洋人的fatherdaddypapa,中国人有父、爹和爸爸,但是还有一个“爷”,不知道对应什么。而对于母亲不管是母、妈、姆妈还是mothermammy,都大同小异,只有一个“娘”不好对应。看来,最有特色的是爷和娘。

父亲的父亲,正规的称谓是祖父,古人又称大父。大就是太,古时没有太字,大就读为tai,后来才加上了一点,造出来一个太字。大父就是太父。皇帝的父亲、母亲被称为太皇和太后,这是同一个道理。不过道理虽则一样,写着纸上还是写大父,很少写太父的。去世了的祖父往往称为王父,看到写王父千万不要以为他做了王,不是的,王也是大的意思。老子曰:天大、地大、人大、王亦大。王父就是大父。与此类似,祖母,古人又称大母,王母。看书的人不要把大母误认为是大老婆,王母误认为是王母娘娘。不过大父、大母、王父、王母之类的只存在于古书里,墓碑上,现在没人用了。

祖父,爷的爷,现在最普及的称呼是爷爷。但是,爹的爹,却决不称爹爹,这爹爹还是爹,爸爸还是爸,没有道理好讲。在吴方言中,阿爹却是爹爹的爹爹,等于爷爷。

祖母,有的地方称阿婆、好婆、婆婆,婆是老年女人。普通话称奶奶,现在最普及,但是,最想不出来的是为什么称奶奶,莫非这奶奶本来就不是汉人的称呼?

祖父的父母,曾祖父母,北方人称太爷爷、太奶奶,南方人有称太公、太婆的,这个道理与上面讲的大父、大母一致。

上面这些都是自己的直系长辈。

女人总要嫁人。丈夫的父母,现代人称公婆,公公、婆婆,古人则称舅姑。

“姑”,《说文解字》上解释为“夫母也”,就是现代人的婆母。同时,姑也是“父之姊妹”,即现代人所谓的姑母、姑姑。于是,丈夫的妹妹,自己儿女的姑母,也就被称为小姑。唐人有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诗中的姑就是婆婆、小姑就是小姑子。不过,现在大概已经没有把婆母称姑的了。

同样,在古人那里,舅是母亲的兄弟,又可以称丈夫的父亲。曾经做过中学课文的《礼记·檀弓》(苛政猛于虎)中有“吾舅死于虎”的句子,那是说她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

舅还指妻之父,不过有时加一个外字,称外舅,就是今天所说的丈人、岳父。不过丈人、岳父却是后起的。丈人一开始只是尊称,后来称呼多了就成了一般的称呼。岳父的称呼起于唐朝,唐明皇要到泰山封禅,任命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也去帮闲,而其官品由九品一下子提到到五品。所以人家讽刺他借助了“泰山之力”。以后就把妻父称为泰山,泰为五岳之首,所以又称岳父。如今,岳父、岳母也成了最普通的称呼。

罗罗嗦嗦的一写就到了两千多字,有网友要看得不耐烦了,下次继续说吧。

(未完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646792.html

上一篇:深入改革开放,何妨从“头”开始
下一篇:亲属称谓趣说(2)

14 徐传胜 张洁 陈永金 武夷山 柏舟 戎可 朱晓刚 魏晖 庄世宇 尤明庆 霍艾伦 王春艳 徐晓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