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隋侯和珠”与《农夫和蛇》

已有 3909 次阅读 2013-2-13 08:09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感恩, 农夫, 隋侯之珠

写《癸巳新年闲说蛇》的时候,曾经想到过要写上隋侯之珠的故事,可是写着写着就忘了。现在想起来,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几句。 

隋珠即隋侯之珠是古代人人赞赏的宝物,与和氏璧并称隋和。在先秦文献中多有提及,如,《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韩非子》:和氏之壁,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战国策·楚策四》寳珍隋珠不知佩兮,褘布与丝不知异兮。 李斯的《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

这个宝物是一条大蛇为了报答隋侯的恩情而送给隋侯的,所以后人又称之为蛇珠或灵蛇之珠。不过先秦文献中的故事似乎现在找不到了,最早的记载见东汉人高诱《淮南子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慑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故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东晋·干宝《搜神记》则讲得更加详细:“隋县溠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古人讲这种故事,无非有两种意思,第一是要有怜悯之心,要帮助弱者,要做好事。第二是要知恩图报,做到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隋侯帮助了受伤的蛇,蛇以宝物回报了隋侯。

古代这样的故事有很多,相类似的有结草报恩(因不以妾殉葬得妾父之报而战胜敌人),衔环报恩(因相救为鸱枭所搏黄雀而得玉环),倒戈相救的翳桑之饿人(赵盾的故事),以及现在大家都知道的韩信与漂母的一饭千金等等,都是教育后人要有怜悯之心和知恩图报。

农夫与蛇》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教育。一个西方小国的《伊索寓言》中的这则故事在中国是可算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革命领袖”的引用和提倡,致使这个故事写了入中小学的课本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仅从思想方面看,这是一则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较为接近的西方的寓言。中国人一贯讲究“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皇帝总是想把敢于反抗他的人灭族甚至灭九族、十族就是一个例子。与《农夫与蛇》相对应的中国故事是《东郭先生和狼》,这也是一个在中国人人都知道的寓言。两个故事,宗旨相似,只不过一个以悲剧结尾,另一个以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结束。无论是文人们口中的“子系中山狼”还是小孩子嘴里的“打死这条大灰狼”,都体现了对恶人的憎恶和必须“除恶务尽”的精神。

从《农夫与蛇》和《东郭先生和狼》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中国人的另一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救人的时候,也不要过于忘我,还是要有一点最后的防备,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使自己能够安全地全身而退。

在中国,百多年来,人与人的关系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先是这么多年的“阶级斗争”,你死我活。而且,往往要么是敌,要么是我,不允许有中间派。文化大革命中,科技大学搬到安徽,当地的“工宣队”提出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口号:“谁不办就办谁”。你要不整人,你就必须要被整。好容易盼到宣布“阶级”没有了,但是据说斗争还有。即使近二十年不大讲了,但是,各单位的竞争上岗、量化考核使人和人之间的斗争仍然你死我活,具体情况不用我说,人人都有体会。这种经济上的较量,其剧烈和残酷的程度,大概不次于政治上的厮杀。君不见,为了一间房子的拆迁款搞得兄弟姊妹反目、父母子女成仇的事情,不是常常可以见到吗?至于路人,就更不必说了。电脑上,谁没有收到过莫名其妙的“得奖”信息,电话里,谁没有听到过“你的帐号已经被扣费若干”的“警告”。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宁愿相信“农夫与蛇”的故事,看见或听说人间的苦难,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不是骗局吧? 

我想,人还是要有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大多数人并不是恶人、不是骗子。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惊人之事,其惊人的程度往往会无限的放大。越是在这个时代,我们越是要给我们的下一代、下二代讲隋侯之珠,讲知恩报恩。

我们的下一代、下二代往往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得到家长们过分的宠爱。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只有他们自己,很少考虑的别人。这并不是他们的生来就有的恶,是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给他们讲隋侯之珠,也要讲农夫与蛇,但是更多的、更重要的还是要讲隋侯之珠。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661489.html

上一篇:癸巳新年闲说蛇
下一篇:车前子的气味

3 李伟钢 白图格吉扎布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