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说传统的计量(3) 精选

已有 7413 次阅读 2015-11-27 07:59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度量衡, 重量, 权衡, 斤两

说传统的计量(3)

重量是一般物质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秤”就是用以称量重量的工具。虽然古人称秤字是称的一个俗字,不过我想我还是用“秤”来表示称量的工具,“称”表示称量,这样容易区别。我想,早期的秤应当是如天平那样的,把一个物体的重量与另一个物体进行比较。而当指定了某一个物体的重量为标准之后,其他物体的重量也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中国人熟知的传统的杆秤应当是秤的较进步的形式。它利用了杠杆原理,从而不需要携带许多的砝码,比天平这种形式的秤方便得多。从可以称人的“大秤”到称药称金子的戥(音děng)子,杆秤为我们中国人服务了数以千年的时间。


无论是天平也好,杆秤也好。称量的时候,总要求横杆水平。秤的横杆古人称横,而往往写作衡。衡本是牛马驾车时架在牛马轭上的横木,战场相见,马车对马车,故曰“抗衡”。但是,人们往往以衡假借横,就用衡表示秤的横杆。

这样,衡也就被引申作称重的意思。衡还可以作为称重的用具即秤之类工具的一般称呼(如今称“衡具”)。古人用度量衡这三个字本来是各有所用的:度——长短;量——多少;衡——轻重。后来便混用了,像衡量,便不但用于物质的轻重多少,而且可以用于非物质的领域,衡量得失,衡量好坏等等。

衡是秤杆,称重时就必须放平,就称“平衡”。两边等重,称“均衡”。衡也有了平、均的意思,不平、不均,就称“失衡”。

杆秤必须要有秤砣,秤砣就是权,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现代的砝码。如今各大博物馆多藏有历代的“权”。下图是藏于山东烟台博物馆的秦代嵌铜诏版铁权,底径24.7厘米,高20.5厘米,重32.5公斤。权侧嵌铜诏版,上面刻有秦始皇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有了权,才可能真正确定物体的重量。这样,权就有了称重的意思。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

权是秤砣,衡是秤杆,都可能表示称重。更多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称“权衡”,更是称重的意思了。

权是秤砣,权大所能够称起的力也就大,所以就有词“权力”。力大势也大,称“权势”。权势大,就显得尊贵,于是有权有势的人称“权贵”,这样的人家称“权门”。

权是秤砣,秤砣是可以移动的,秤砣一动,秤杆就会失衡,事情就会起变化。所以权就有变化的意思。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制;嫂子掉河里要拉她一把,是变通)。人们常常说“权变”,即通权达变。善于变化的称机权,权谋,褒义的称权略,贬义的称权诈。临时应付的办法,称权宜之计。暂时先这样做,称权且如此

《汉书·律历志》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汉代人把上面这五个重量单位称五权。重量与体积是相关的,一龠中能够盛下的黍米即一千二百粒中等大小的黍米就规定重十二铢(龠见本系列前文2)。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铢是一个很小的重量单位,仅100粒黍米重。成语“锱铢必较”,是说人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在先秦时期也是一个重量单位,那时候各国的重量单位乱得很,有人说是一锱是六铢,有人说八铢,反正都很轻。

一两是24铢,也就是两龠黍米的重量,所以称为两。

一斤是16两。所以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一样、没有差别。我小时候还是一斤抵十六两,直到1959年才改为一斤抵十两。记得刚改的时候,大家还很不习惯,于是有新秤(十两制)与老秤(十六两制)的说法。那时候已经实行粮票制,一碗“阳春面”是老秤四两,折合新秤二两半,就发行了二两半的粮票。

斤字的原义是斧子,是砍削木头所用。而秦汉时代的一斤只有250克,这样轻的斧子显然不是真正的砍削器。但是,好像没有人解释这件事情。我猜想,斤并非是真正砍削器的重量,而是作为货币之用的铜斤模型的重量。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解释古文中的赠多少金就是赠多少斤铜。

钧的意思是 制陶器所用的金属转轮(用陶土所做的转轮为均),转轮必须转动均匀,所以称钧(或均)。显然,它又必须较重,才能够载得住上面的陶土模型(碗瓶瓮之类的)。一钧为三十斤,这才有千钧一发雷霆万钧这样的成语。

古代的石是重量单位,音shí,一石为一百二十斤(到了近代,石的读音才成了dan4)。在汉代,官员们的俸禄与他们的官职相关,就以石为单位。大官们如各郡的太守,俸二千石,各县的县令,俸六百石。说二千石和六百石,往往就是指郡守和县令。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山高皇帝远,所以郡太守的权力很大,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这里的二千石,就是指各个郡守。

石是石头,据《说文解字》,作为衡重单位的石是䄷字的假借,“䄷,百二十斤也”。清·段玉裁注解道:“稻一䄷为粟二十斗,禾黍一䄷为粟十六斗大半斗”。实际上,自古以来,人们极少用䄷字,都写为石。

石不但是衡重单位,也是容量的单位。《史记·滑稽列传》中淳于髡对齐威王说:“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水经注》:“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澄一石水,六斗泥”(河水,就是黄河水)。这些都是以斗、石并提的。不过,在宋以前,似乎石和斛都是十斗。到了宋代,才定下来一石是二斛,一斛才五斗。

到了唐宋时代特别是宋代,衡重单位中的铢似乎也不大用了,代之以钱。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两、钱、分是十进制,这是一个进步,而且分这个单位更小了。

对于容量,古代似乎没有必要有很小的单位,因为容量主要用于粮食。而对于重量,则需要有较小的单位,因为对于金银、特别对于药物的重量需要精确的计量。古代的戥子主要是用于金银和药物计量的。

在宋代以后至明清民国、一直到共和国的1959年,重量的单位为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

而在历朝历代,斤一直是最基本的重量单位。把它折合克数,各个时代的大致变化如下:秦汉——250或220,魏晋南朝——220,北朝北魏——440,北周隋唐——660,宋元——633,明清——590或605。

   实际上人们使用的秤,重量是相差很大的。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有一位九斤老太,她的儿子为八斤,孙子名七斤,七斤的女儿叫六斤。文中七斤的妻子七斤嫂有这样一段话:“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么?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称,十八两秤;用了准十六,我们的六斤该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许是十四两……”这里面提到的秤就有:十八两秤、准十六两秤、十四两秤,真够乱的。

   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用公制,而把市制作为过渡,规定1斤为公制500克。1959年,国务院决定一斤仍然为500克,但是变一斤为十两。这样,一两就是50克。

    在所有的传统度量衡单位中,斤和两似乎是仍然在使用较多的两个量。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938954.html

上一篇:说传统的计量(2)
下一篇:《北京青年报》必须对造假予以解释

13 许培扬 尤明庆 鲍海飞 黄永义 范会勇 赵美娣 张学文 戎可 武夷山 李毅伟 韦玉程 decipherer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