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dh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dhf

博文

一直放不下你

已有 2927 次阅读 2011-11-24 13:2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大学, 研究生, 激情

   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上课期间我们都在和书本打交道,十几年挥之不去的书本除了让我们保持了一份书生的稚气,同时也让我们有想要摆脱它们的愿望。等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我们怀揣着兴趣和激情跃跃欲试,兴奋的告诉自己终于不用再纸上谈兵,可以充分的去想象和创造了。但当激情褪去时,我们是不是又开始怀念那些书本?我们在书中寻找的不但是研究的基础,同时也会是自己。

   也许是十几年养成的习惯难以改掉,也许是出于不自信,总是想从别人的经验中增加自己的底气,一直迷信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做了很多实验,得到了一些结论和眼见为实的经历之后,还是想要在书本中找些什么。就像建一座华丽的城堡,总是担心地基没打好,总想回去再看看,看过之后发现没问题,但建到一定的高度又情不自禁的想去看看,貌似得了妄想症。这就是书对于我的魅力。

   我们向往高雅的生活,想通过读书让自己变的不一样,其实说不好是书的内容还是读书这件事充实了自己的信心。一个读书的工人有时会比一个不识字的官员有优越感,这也许是啊Q精神,但同时体现了书带给人的力量。当我们迷茫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思考而不得的时候,我们会想从一本书中得到指引,得到慰藉。有时一个长辈,一个好的朋友,甚至一些不认识的人也能成为自己的一本书,从中受益,得到鼓励。

   书也会带来烦恼,看书只是一个表观过程,思考才是内心的不断翻动,有时书上的观点和自己现实积累相差甚远,我们不能否定也不能接受,这样就很痛苦。或者受到书中各种思想的洗礼,而现实生活离书中的理想很远,这样就会抑郁。但如果能够坚持思考和学习,我们就会拨开云雾见日出,而当初所有的痛苦和抑郁都会成为豁然开朗的原料。

   书是什么,最直观的答案就是:书是人写的,是人思想的反映,读书就是向别人学习。但书又不完全是人自身的反映,有些思想有些感受也许是潜意识里的,因此书又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体现。我们从书中可以博览古今,可以聆听教诲,更可以感受仁者的胸怀,可以熏陶艺术的气息。无论书是什么,重要的是书的确能给人力量。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1847-511234.html

上一篇:学术报告表达很重要
下一篇:硕士也需要发表文章才能毕业?

1 董焱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