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heli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helijian

博文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结束语附学生总结、致谢

已有 8118 次阅读 2011-6-7 16:54 |个人分类:教学相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致谢, 毕业论文, 结束语

历时半年的指导,今年的本科毕业设计终于结束了。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报名跟我的同学人数少,但能力较强。相比而言,今年跟我的六名同学的起点算是较低的了。
D同学和L同学没有上过我的课,但听过我的坏名声,他们感兴趣我的题目,跟我做基于Agent的应用开发。D的开发底子不错,一见面就谈了他自己的想法,要将JADE平台与其他几个框架做一结合,我们选定了电子商务为应用背景。带这样的学生最省事,讲清楚自己做就行了,定期见面,随便聊聊即可。但中间他学车占了不少时间,我说你晚上可以多干,但实际上他做不进去,家中有事又回去一段时间,耽误不少。最终结果还算不错,要推荐到大组做争优答辩。他说不想去了,我坚持要去,成绩放在第二位,多一次当众演讲,这是成长中不可多得的机会。L同学考上了211学校的研究生,在复试那段时间,我让她全力以赴准备。只可惜考研成功后自己还是放松了不少,我没有再多要求。凭着已有的底子,她获得了还算说得过去的成绩。
C同学和W同学是冲着“社会网络分析”中“社会”二字来的。我给他们上过课,知道这二位,是对计算机全无兴趣的人物。一位宣称每天思考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另一位看了四年哲学书,编程基础近乎零。他们二位总算比不学专业且无一点想法的同学强一些。我宣布工作必须要有技术成份时,二位不得不接受。C要外出实习,但我要求毕设得兼顾。他一周给我打次电话,又在实习地找了个人指点。好几次想退缩,要改题,要像有些同学一样,下一个看懂了交差。我不同意,我说我要让他知道,技术工作他是可以做的。他真的学会了,检查和答辩中也全讲出来了。W看C要走,他闹着回家。W属于不懂事理且不知深浅之人,起码对计算机技术。我说跟前没有人指导,我不放心你。他说他姥爷和姥姥全是教授,随便找人点一下就解决了。大概我也属于随便一流的。我不再管他,晾他一段,和他讲清,做不出我给交待的任务,从我名下休想过关。还有两月不急。剩下一月时急了,我也不松口。他真急。时机合适,我就给点一点。剩半月,他也发现自己的问题的。他的底子太弱了,我也点不动了,将要求降了一些,关键点守住不放,要求他不睡觉也得干出活来。有时想这孩子也可怜,应该是家里从小惯坏了,但在我这儿他只能背水一战。天天给我打电话请示,需要时就见面,有些讲好的,回去忘了或想不通也打电话再核实,有时电话是很晚才打来的。写论文时,Word中的基本功能不会也要时时找我。有时我都心疼他了。最后他凭自己做的工作通过了答辩。我说,我是逼你了,但没有让你在答辩时毫无尊严地在那儿拿着别人的东西狡辩,这是最对得起你的。
G同学和K同学撞上我纯属意外。我要布置题目时他俩说没有选我,选的是另外一位贺姓同事。隔几天又联系我说那位同事人满不能要,还跟我。我让他们再想办法,跟上我就得按我的规矩办。他们真的没有办法让学院调了,就这样逼上梁山,选择用NetLogo做仿真研究。他俩很乖,每次辅导都能来,布置看的材料也能说得出个一二三。尽管学车需要时间,一段时间要随风考公务员,但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工作进展慢,但毕竟在做。G的底子更好些,每次都是他汇报,K附和。只剩一月半时,我发现此二位就是不给我看作品,下了通牒,不看不行,才发现他俩几乎一直在只说不练。话说得难听一些,G很快给出一个粗糙的作品,有了交流的载体,逐渐上道。而K依然踏步走。K找了一个国外的模型,我和他一起分析其中可以直接利用的思路,仿造也成,但无果。毕竟看模型得到了启示,被逼无奈,白手起家自己做。中间几次找我单独指导,总算做出来一个不是太完善的模型。他们二位是典型的想学,但习惯了缺乏被关注的日子,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利用指导教师这个资源了。我说你们要是开始能和我说实话,咱干出的活,那是……
这是我又一年坚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原创的故事。今年的成绩不算好,但学生的进步是显然的。有几位真不指望他们将来做技术工作,这段时间的磨炼可以给他们自信,让他们相信正道,相信付出定有收获。
我是纯粹的力挺本科生也应该做毕业设计,应该写毕业论文,也应该进行答辩的“不识时务者”。学生研要考,工作要找,不良的风气也要顶住。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给予真正的支持。事实说明,这是可以做到的。做不到,师之惰也。
写此文,加个佐证。 
 
【附1:学生总结之收获部分】
看过了不少套话式的总结,甚至照抄别人致谢,连导师姓名也一并抄来的。我要求学生将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一认真的总结,包括做事方法、毕业设计作品等多个方面。阶段性的总结,是成长的阶梯,可以看到他们的长进。此段也可以作为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同学的参考。
D:
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对JADE平台的熟悉。了解了Agent关于行为的程序设计方法。动态的添加、删除行为。熟悉了ACL的通信方法、消息模板、通信协议、ACL消息的设置等Agent通信相关的技术内容,在期间也发现了bug,就是ACLMessage对象的setContentObject方法和setContent对象不能混用,因为他们指向的同一个变量,因为这个让我搞了很长时间的乱码问题,当然也许JADE平台的设计者就是这样设计的。还有就是探索了JADE技术和Web技术结合运用,解决了外部程序启动Agent、不同容器Agent间直接的相互通信问题、Agent和Web多线程等问题。通过学习这些问题,我终于把Agent技术和Web技术初步结合运用起来,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他技术方面主要练习了Structs2、Hibernate以及其他Web技术的使用。当然,自己设计了商品评价算法、用户购买规律总结算法,虽然简陋,也算是学习了算法的一点知识。
L:
在选择这个毕业设计题目时对Agent的了解几乎为零,对JADE平台也没接触过,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零开始学习,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解入门阶段,在图书馆借阅一些Agent方面的书籍,利用寒假对本设计所用技术做一个全局了解,基本知道了Agent的特点应用等;第二阶段为详细学习阶段,开学后在老师指导下,检索了好多关于Agent应用于答疑系统方面的论文,对所选题目有了深入了解。通过这两个阶段,此设计的理论知识已经具备,同时也知道了如何去学习和掌握一门新技术,提高了自学能力。
到程序实现阶段,对JAVA还有一定的掌握程度,但是对JADE不了解,所以又遇到一些难题,便找了一些资料去研究其应用,而且好多是英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学习使用JADE时,花费了很长时间,研究JADE的启动,包括命令行启动和在Eclipse里启动,最后能够很好的运行,自己很有成就感,遇到问题只要认真寻找办法,总会解决。
基于JADE的多Agent网上答疑系统,在期刊中都是理论知识,在代码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难题,好多想到的功能由于自己的水平却无法实现,在过程中不气馁,积极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在他们那里也学到好多知识。
C:
大学四年匆匆而逝,有很遗憾和惭愧的地方,首先学习没有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错过了很多老师宝贵的专业知识教导和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做毕业设计之前自己在程序设计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看到贺老师开的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眼睛一亮,发现《社会网络分析》这个题目正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且从题目来看编码应该也是次要的,所以很果断的选择了这个题目。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了,这不但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学领域,而且跟计算机关联也是必须要编码实现的,对于C++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要有熟练的掌握。既然选择了,就要做下去,贺老师说:“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做毕业设计怎么能不编程?”于是就开始一点点的做,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浮躁,学习跟我现实的设计联系不起来,也没有时间紧迫感,所以学习的没劲。记得交开题报告的时候还是很浮躁的,写的自己现在看都觉得不可行,不着边际。时间越来越紧迫,必须要做点实事了,于是每天都逼着自己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的发现我喜欢上了这种充实的生活,论文作完了,感觉还有点怀念,做论文的日子我觉得自己活得很踏实,活得有根蒂。能专心去做一件事情也算是非常幸福的了,最痛苦的就是在天地间漂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死都不知道为谁死。这个过程也是贺老师督促下完成的,离开济南要去工作的时候跟贺老师见面,他说要让我品尝一下做一件事情最终把它做完的这个过程,总之就是要学会做事,那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不要有虚妄的想法,努力的人会有奇迹跟着他。学着做事,对自己负责这是一个长大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是成长后的喜悦,背负后的喜悦是更大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在网上查阅一些资料等学习了一些关于社会网络分析方面的知识,以前从没听说过的领域,现在大致上有了一个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再次学习了C++和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使用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最后的时间里也算是弥补了一些知识上的缺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的人,要弥补自己做人的缺欠。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大器晚成也未必不可以。
W:
知道在做一个系统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需求分析,为此,我在图书馆查看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此次设计做了充足的准备,更进一步了解了C++这门语言的魅力。也懂得了社会网络分析的魅力。也接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不仅如此,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老师进行专门的辅导工作,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在遇到困难时耐心的帮我们分析,为我们提供更宽广的思考空间,从而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极大帮助。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其实,在做程序之前,我的编程能力是不怎么高的,通过这次设计,起码是我对C++的体会深入了一步。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社会学上的知识。对它的模块功能有了更深层认识和更本质的理解,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编写代码时总是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而且有些功能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经过和同学的沟通和老师的指导,克服了很多。最终,这个程序磕磕绊绊的写下来了,没有老师精心的教导,我是不会完成的。在此向老师表示感谢。
G:
常言道:欲成事,先立志。做毕业设计最重要的一步还是确定自己所要进行的课题,当我查阅多方资料,最终确立做基于NetLogo平台的婚姻与人口模拟时,心里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次设计做的完美漂亮。有了强烈的求胜欲,我遵循老师的教诲,常常去图书馆和电子论文库搜索毕业设计相关论文,在通读了几十篇高质量论文后,我对课题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NetLogo软件是一款很新潮的仿真软件,国内用这个软件的人很少,相关论文更是稀少,为了提高自己运用NetLogo编程的能力,我将中文手册通读了不下五遍,遇到难题时,我曾经找遍了国内的每一个仿真论坛,甚至登陆美国官方的NetLogo用户群取经,纯英文的官方论坛硬是被我拿着词典啃了下来,在这过程中让我拥有了坚忍不拔的精神。
经过长时间的自我钻研,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前我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请教别人,而很少意识到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但自从开始毕业设计以后,老师大多扮演一个指引者的角色,而具体实现却鼓励我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先思考,后发问,尽量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这些收获将是我受用一生的。
K:
在开始着手进行这项工作之前,我对NetLogo仿真一无所知。为此,我在老师的建议下通过网络在电子期刊网上搜索了大量的题目相关论文和资料,对仿真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进一步了解NetLogo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我认真阅读了NetLogo中文手册,熟悉了NetLogo的操作方法,并亲自动手编写模型库中的例子。不仅如此,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老师进行专门的辅导工作,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编程经验,每次小组检查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在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我分析,为我提供有效的思路,从而为我克服困难提供了极大帮助。我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由于做公交车运行过程仿真之前,对公交车运行过程没什么了解,根据手头上的论文和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在和老师与同组同学的探讨下,我一步步对清晰了对公交车运行过程的认识。在NetLogo编程方面,我一度无从下手,甚至想更改题目,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意识到万事开头难。一旦我们开始了做一件事的第一步,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没有我们起初认为的那么困难。从我开始做第一个按钮的时候,慢慢的我脑中的想法就不断涌现。在做具体功能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编写代码时总是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而且有些功能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经过查找资料和老师的指导,知道了怎么使用产生随机数的命令random,还有let和各种判断语句、数学语句。最终,我一个一个例程地做出来对公交车运行过程的仿真。
 
【附2:致谢部分对我的感谢】
这部分当着学生的面还不好意思仔细看,晒在这儿也有肉麻之嫌。我和学生讲,你们是跟我吃了些“苦头”,其实这只是正常状态的学习。如有怨言,一定找个地方一吐为快,不要憋在心里,但别当着我的面讲,也最好找不会传到我耳中的渠道。对我的感谢一定要写的,我的付出至少高于同事们的平均水平。但致谢要写到位,别拿套话光顾往晕吹我。我也爱听好听的,但自知学识渊博、爱心无限之类的我配不上。其实恰当的致谢是学术规范的要求,对致谢者也是一个总结的过程。肉麻地晒出这些,也长长敢于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们的志气。
D: 
关于这篇论文,我主要感谢指导毕业设计的贺利坚老师的热心指导与关怀,从开始选题时,贺老师就通过电子邮件耐心的回答我关于选题的疑问,这也使我最终选定Agent这一课题。后来,开会时,又给了我很多资料,时不时的还会用电子邮件传一些有用的信息给我,如开题报告模板、ppt模板以及各种Agent相关资料。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全部看完,但这些资料都给了我很多帮助。而且每次开会,都有鞭策我们,鼓励我们,但验程序时却是很宽容的、处处都想让我们过。最遗憾就是,没有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最终的程序设计中,致使开始夸下的海口的作品,很多地方都没有实现,有时候还会临阵掉链子,希望不会太让老师失望。最后,十分感谢老师的帮助和信任,而且我认为我选您的课题是轻松愉快并且收获颇丰的。
L:
在毕业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感谢贺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老师严于律己,认真负责,教授我们如何查阅文献资料,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注重与我们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提供建议,引导我们寻找方法,在我遇到困难想放弃这个题目时,老师给我鼓励,让我增强了信心,最终完成了这个设计题。
C:
关于这篇论文的完成,首先我要感谢指导的毕业论文的贺利坚老师的热心指导与关怀,知道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弱项和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然后一开始都给我们制定了目标。像我这样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同学也是给了自己在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且一步一步的去推进,走得很踏实。每次见面总结然后提出要求,老师都是知道你做到什么程度了,接下来该做什么了,所以知道的非常准确,有时候觉得老师的要求有点找不到边际,原来只要了解一下是不难做到的。贺老师很有原则,很会做人,这一点自己学到很多,很真实,很实在的去做事的人。所以老师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而且贺老师鼓励我去独立的踏实的去完成一件事情,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人要有自己做事成功的经历,才会踏实下来去继续做事情,就是要找到感觉,找到状态,感谢老师让我学习到这一些。
W:
关于这篇论文,首先我要感谢指导的毕业论文的贺老师的热心指导与关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贺老师对于我们,不光是做到了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对学术之严谨,对学生之循循善诱,都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言传身教也只是这样吧。非常感谢贺老师的指导,使我对治学,对为人,对立世都有了较之过去更清晰的认识。
G:
关于这篇论文,首先要感谢一直孜孜不倦指导我的贺利坚老师,正是由于贺老师的热心指导与关怀,我才第一次如此投入的进行一项设计,使我仿佛敲开了仿真设计的大门。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贺老师对我们严格要求,不仅有例行的见面会,还有不定时的邮件交流,令我不敢有懈怠情绪。当遇到难题时,贺老师总是从题目立意上帮我出主意,提出新鲜点子,在程序编写上,贺老师主张我独立完成,积极培养我的自我设计能力,虽然在设计过程中会有些艰涩,但当我完成设计时,收获的却是知识与心理的双丰收,这是我在毕业设计之初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
K:
我要感谢指导我写毕业论文的贺老师的帮助与关怀,总是激励我们发挥自己所能,放开手脚去完成毕业设计,提供给我们很多的帮助,非常感谢他每一次耐心的知道,他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对工作态度严谨,对我们很负责,对我们所犯的错误及时指正。他的工作态度,他的坦诚相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他是一位能对他所教学生能产生很多积极影响的老师。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000-452636.html

上一篇:职业生涯管理及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
下一篇:我和2009届毕业生的故事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