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络,小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fanman 我是少数时,考验自己的勇气;我是多数时,考验自己的宽容。

博文

改革高校博士生导师制度是解放科研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已有 3887 次阅读 2009-10-11 09:57 |个人分类:时效网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本帖是由一个比较“极端”的帖子修改而成的,看了艾老师的“科研十年路”系列之(8)学生(岁月流痕)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0249

潘子强

中山大学

博士生

2007.12毕业(硕博连读)。是钟英长挂名招生,放在俺这里培养做课题,因为要照顾汪凯改2年制提前毕业,他停止原课题和让题,故中途重新换题有延期。外界猜测他就是“伤心博士”,其实他那时已经毕业,俺正在考虑办理留校。他为人诚实厚道

 

黄礼潮

中山大学

博士生

是钟英长挂名招生,放在俺这里培养做课题,入学一个月申请转专业(转水产养殖,转何建国)

艾老师公开了两个问题

(1)在我们高校中有能力没法带学生,有学生没时间带着中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2)我们解决的方法就是采用“挂名”带学生的方法,并且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我当然知道这种情况,实际上我个人也认为,这种潜规则的做法促进了很多老师的科学研究,给了更多莘莘学子读博士的机会。

不过从公平性的角度看,这里面却有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有博士点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有博士点的年轻教师才有挂在别的导师名字上带博士的机会,那么很多没有博士点学习的年轻教师怎么办?在进行各种基金申请、成果比较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就吃了很多亏。我们不能要看挂名带研究生对某些人是否有好处,对他们的科研是否有促进作用,也要注意这些事情对整个社会公平的影响。

能否找到一种促进科学研究,也满足整个新教师阶层的公平和公正。毫无疑问,必须通过改革我国的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机制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许以前很多学者提到的将这一改革和科研基金的分配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458-261459.html

上一篇:由不吃熊胆推论到不应吃西药:因噎废食的典型案例
下一篇:中山大学应调查汪凯同学的硕士学位,是艾老师给写的论文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