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chun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chunlong

博文

普通高校建设:公开公正透明

已有 3641 次阅读 2013-4-26 06:1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建设, 透明, 普通高校

(2013年4月25日 夜雨)

学术委员会为职称评聘制订了标准,说我们的标准是公开、公正和的透明,于是他们站在了真理一边;岗位聘任小组编制了将教师培养成全才的评价体系,说我们的标准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他们也站在了真理的一边;教学委员会设计了学生培养相关的几十项规定,说我们的标准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他们都站在了真理的一边。仿佛只要戴上了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狗皮帽子,什么东西都会变成真理,奇怪的逻辑。公开不是几个结果的公示,公正的内涵也不仅是投票,而透明中蕴含的单纯更与快速发展无关。

发展和建设不但需要持续的、前瞻性的政策引导,同时更需要能够让政策落地的土壤和手段。土壤是我们的师资、学生和环境条件,政策需要与此相适应,脱离现实的政策只是画饼充饥而已。如同2008年某学校制定的教师评价政策,到考核期时近90%的人不达标,这样的结果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政策脱离实际和决策者的自欺欺人,但就是这样政策的推动者居然能不断高升!

良好而适当的政策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普通高校的环境和资源同985211高校相比相差悬殊,因此要想发展,还需要在手段上下足功夫,将所有内外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从而在政策的促动下,能够实现受限资源条件下的最快发展。如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例,普通高校的教师都可以感受到智能手机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关于如何控制和引导智能手机的影响却鲜有关注。有的高校在教室安装屏蔽,做了一些探索,但为数极少,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永远是声音比行动快得多。因此,政策和手段需要互相配合,才可能为普通高校发展开辟道路。

高水平的决策和手段建设才是普通高校发展的管理核心,公开、公正和透明仅是这两者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与正确无关,真正决定二者的是科学性和前瞻性。记得某专家在关于普通高校发展问题的论述中,博古论今,从八百年前说起,直到现在的哈佛和牛津,头顶上仿佛若隐若现的闪耀着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光辉标牌,漫布着神佛和圣人的传道气质,但在我眼中却犹如“悲情唐吉坷德,也可以说是一头没带蒙眼的小毛驴”,只是沉浸在虚幻梦境中的痴儿,忘了现实是他爹很贫穷,他娘很跋扈,而他自己是个半吊子。

公开、公正、透明是招牌,没有不行,有了也不代表就能跨越式发展,就可以飞黄腾达多少年来,"形式主义害死人"的错误人人痛恨却依然一次次重复,差的就是有科学之形而无科学之髓。金字招牌不仅靠闪闪发光更要靠内涵建设,即使挂羊头卖狗肉那也要把狗肉做出羊肉味才好!

公开就是“我们被敌人包围了”,

公正就是“冲锋的顺序抽签定”,

透明就是“这签真看不出毛病”,

科学就是“别玩了听老毛的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660059-684055.html

上一篇:发呆的筛子
下一篇:普通高校建设:最迫切的任务

3 王涛 曹聪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