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水老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zs

博文

从令内地大学校长们郁闷的排名榜中,应该悟出点什么 精选

已有 8767 次阅读 2010-6-15 18:22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清华大学, 一流大学, 大学排名, 国际化, 香港城市大学

文/乐水老汉

 

    总在每年一些季节里,社会是关注大学排名的。中外都是如此,顶尖大学也好,一般大学也好,真说一点都不在乎排名的我看几乎没有。最近的事例:据楚天都市报(李樵吴小平)6月13日报道,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上月发布的最新亚洲大学排名榜显示,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占据头两把交椅,清华大学名列16位,排在排名第15的香港城市大学的后面。12日,在清华大学与湖北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上,一中学校长问,这类排行榜可能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选择,清华大学如何看待?对此,一位清华大学校领导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每个排名都有侧重的指标,如师生比、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论文引用率、诺贝尔获奖等。由于我国高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国际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在排名上失分较多。“高校排名评价侧重不同,也造成了在不同机构的组织排名中,清华大学有时进入世界前50强,有时却仅排200余名。”他认为,评价一所高校不应仅看某个指标或排名,虽然清华大学有不足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成果和一流的学生。

    看起来,不光是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对大学排行榜表示出郁闷的心理,连清华大学都被排在CityU of HK之后了,他们岂不更郁闷?

    是啊,香港城市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专升本”,开始进行英国教育体制下的本科教育【3年制、4年制(可以拿荣誉学位)】。当然,人家没有国家教育部管着,所以没有硬性的行政干预,像内地高校那样非得规定培养出10届本科生后才可以申请招硕士不可。所以他们招本科的同时,也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招硕士和博士。96年在城大做访问学者(93年也曾经短暂拜访过),那个时侯我直观的感觉就是:人家真有钱(经费足:一个科研项目几十万、上百万港币,办公室的信封、信纸、复印机随便用,不要钱),跟现在的我们一样。有钱还表现在教师的工资很高,比美国大学高一大截,那时连硕士刚毕业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Technician)月薪都2万多港币(负责刷试管、瓶子的实验室最低级工作人员月薪也有8、9千)。当然,在香港月薪8千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因为八千当时只够买一平方英尺的楼房(0.1平米)。但大学教师有住房补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以住二百平米的“豪宅”。所以那时香港各大学拼命从美国顶尖高校挖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很快就上去了。但由于科研成果的滞后性,那时他们的研究水平可真不敢恭维(硬件设备确实不错),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我观察个别教师也经常在办公时间他8、9平米的办公室里的炒股)。校园占地面积比内地的高校小多了,但建筑面积还是不小的,有体育馆(我在那儿第一次玩壁球)和游泳池(体育设施收费对学生是象征性的,对教工、访问学者要高不少,所以我们都与内地留学生约在一起去打球,省钱)。当时他们在校生人数就有一两万,Part time 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一到晚上6点多,成群的下班族就蜂拥到学校上课,所以感觉学校的教室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西化的地方没有中午休息,我现在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各种硬件设施利用率都很高,图书馆和校园网的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和高效率。

    记得当时城大从台湾聘请了张信刚来当校长,前一两年才卸任。当时他们学校校董会的董事长是董建华(97后首任特首)。听说张信刚此人很厉害,这不才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城大“超过”清华了。哈哈,前几天我还曾表达出后悔之意,因为当初还是有机会从清华跳到城大读博士的,算我眼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了。

    其实一个大学行不行,虽不能只看个别排行榜的排名,但办学体制机制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和教育规律,加上是不是足够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及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这两点最重要。从这两点看,当今清华的确不如香港的大学!从前(当然不包括梅贻琦时代)不如,现在不如,可预见的将来也可能还不如。

    就在上个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4488(其中读过重点大学的人占25.9%,读普通本科的占45.4%,读高职高专的占18.4%)进行的调查显示58.8%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75.0%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是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的最严重问题;72.2%的人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明显”,被列为目前大学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那在公众心目中,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调查中,71.4%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这一点,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下,在当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下,很难做到。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632-335716.html

上一篇:高考何时不再这么受关注?
下一篇:我们的幸福感在哪里?

16 刘华杰 武夷山 王庆林 孙学军 王涛 杨远帆 梁建华 陈安 陈国文 刘艳红 刘钢 李学宽 李永丹 王有基 刘广明 张肖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