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理科、文科、通识课 精选

已有 4523 次阅读 2016-7-31 08: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二战之后,各校高等教育几乎都有一个从理工科教育为主,然后再逐渐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致过程。固然在二战前,欧洲的高等学校还保留有一定的如拉丁语或者哲学类的课程,但在二战后,包括大量新兴国家的高等学校,而且即使是在美国,也有一段时间不太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

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在战后需要恢复经济的需求所致。在美国,一大批军人从部队复员,国家安排他们进入大学学习。这些都不是太年轻的学生们,急需要学一门能用得上的技术或者专业,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谋生。而美国当时大学里还是有诸如英语、历史、哲学这样的课程,于是复员大兵们不乐意了,觉得学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而且太浪费时间了。在这类学生的强大压力下,美国高等学校修改了课程大纲,把人文类的课程尽可能地压缩,而把技术性或者工艺性的课程尽量增多。不光课程种类增多,而且课时也要增多。这样,复员大兵们当然很满意。

据说,后来,当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候,美国人相当吃惊。一个原来比美国要落后很多的国家,怎么可能在航天方面突然超越了美国?美国人不理解。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原因。最后的结论似乎是,美国不重视人文类课程拖了美国科学发展的后腿。据说,苏联的大学里是很重视人文类课程的,而且苏联大学生上的课时都很多,课程负担相当沉重。这对苏联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结论美国人是怎么得出来的,不是太清楚。但至少从那之后,美国的大学就开始逐步恢复人文类课程。这就是后来所谓通识课的由来。当然,通识课并不只限于人文类课程,也包括理工类课程。有意思的是,这类课程并不是根据选课学生的不同专业而专门设计一个类似入门的课程,而且要求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所选的通识课,其实就是那门课程本专业的基础课。所以,任何选修这类通识课的学生,必须要跟着那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数学系的学生所上的数学分析课程,那么选修这门课的英语系学生也要跟着数学系的学生一起上课。反之,数学系的学生如果选修历史系课程,那么他们就必须跟着历史系的学生一起上课。考试的标准也是一样。这种做法在今天咱们国内似乎还不太能行得通。大概主要原因是咱们在高中阶段就文理分科,高考的科目水平也是文理分科。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的高中阶段与高考科目都取消了文理分科,那么咱们大学里的通识课程也就可以不再另外降低标准了。

现在大学里的人文类课程从总体上看,依然不是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学生中,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中,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兴趣却一直有增无减。在跟他们聊天时,他们总觉得,整天跟公式打交道,确实太枯燥,所以他们至少需要另外一些课程或者内容来调剂一下他们的学习内容。不管这个理由是不是站得住脚,但这至少还能算得上一个理由,而且也不是一个糟糕的理由。学生有兴趣,就有动力学好这类课程,而且,有不止一个老师对我们说过,理工科的学生做起人文类方面的工作来,往往比人文类专业的学生做得还更要好些。至于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没有研究过,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偶然的。

说实话,有些人文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兴趣面实在太狭窄。至于他们都在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其中绝大多数对于理工科的知识缺乏兴趣则带有较大的普遍性。有人分析,当初文理分科是,他们选择了文科,就是对有一定难度的理科课程有畏惧心理。这是可能的。所以到了大学,总算不再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了,他们大约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固然,这样做的结果让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多少会轻松一点,可是对于他们在大学里的成长,以及之后在社会中的闯荡却是相当不利的。即使那些在高中阶段选择理科的学生,由于他们中的有些人高考分数相当地高,甚至成了不同范围内的状元,他们往往会选择也招收理科生的金融、管理类专业。这类专业固然也有数学课,但对于数学分析学习的难度肯定不如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所以他们的理科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糟蹋了。这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

看来,目前大学里的通识课不能再停留在选修课的状态了,有些课程必须进入必修课的要求。数学分析、普通物理应该是必修的通识课。文科中的中国通史、古代汉语、中国哲学史也应该进入必修的通识课。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是不是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或许会有一点,但在大学学习阶段,这样的负担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大一、大二课程较多,那么这些通识课可以放到大三再去上。反正给了这类课程的压力,至少有些学生不至于整天沉浸在游戏当中,或者经常逃课而不务正业了。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看来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993634.html

上一篇:宗教信仰与偶像崇拜
下一篇:婚姻与女性的独立

9 王从彦 史晓雷 吉宗祥 赵建民 黄永义 guhanxian zjzhaokeqin xlianggg shenl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