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uangsh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uangshuang

博文

为什么说强震实际误差评估是“伪命题”?

已有 2829 次阅读 2012-2-23 12: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阅读, 地震预报, 秦四清

昨天阅读秦四清老师《回答申艳军博士关于“地震预报”的问题》的博文,对秦老师回复博文之快,实为惊叹,先前的许多疑问或多或少都已“烟消云散”,于是乎,一个潜在的命题就浮现出来:“ 强震实际预测误差如何评估 ”,也就是强震预测不漏报几率的问题,是不是每个震区每次中强震都可以做到100%预测呢?  
随后,又反复的、仔细的、认真的阅读博文数遍,认为“强震实际预测误差评估”似乎是个伪命题。为了避免迟菲老师在《让人很无奈的博文评论》提出的“没好好看博文或者没看懂博文,就妄加评论,造成让人很无奈的后果”(PS:看来迟老师的博文警示作用还是明显的),为了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只好追加一条评论,以示更正
为什么说强震预测实际误差评估是“伪命题”?
我们首先表示三个赞同或者三个共识: 
1、赞同秦老师强震预测基本判断,赞同地震能否预测之争是伪命题,强震、巨震可预测。 
2、赞同强震为高能积累释放结果,高能积累释放前提为断层锁固体存在(或许也存在其他能量积累基础)。 
3、赞同强震预测、预报存在差异,强震预测是科学家的职责,强震预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
强震主震可测、中小地震不可测——这就意味着强震预测准确性高,可以做到完全不漏报,不漏报率达到100%,但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检验,用秦老师博文中的原话就是“从理论上分析,对主震的预测可以做到100%”。中小地震预测准确性差,加之一个现实意义不大,所以预测重点应该关注在强震预测。尽管现在可能没有找到十分完美的地震预测方法,或者好的预测方法还不完善,但是坚信强震从理论是可以完全被预测假使,似乎毋容置疑。
理论上强震预测可以做到100%不漏报,现阶段实际误差评估作用似乎就是一种纠正和完善。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强震预测实际误差评估是一个真命题,但在理论上则是一个“伪命题”
从强震预测和预报的差异看,地震预测,是地震专业部门根据综合信息提出的中短期(几个月到2年内)地震预测,是地震预报的依据。地震预报,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地震预测会商结果,依据法律程序向社会公布短临3个月以内地震的三要素,引导人们防震减灾。(PS:我国对地震预报发布的程序有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散布预测意见,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强震预测不漏报评估是一种政府决策需要,十分有必要,但是过多考虑有碍预测理论的发展。比如现在大家关注的日本东京有可能能发生超强的直陷型强震,政府需要决策是否要做好市区的迁移、应急救灾等等(不否认常规的应急减灾预案的重要性),其经济、社会代价何其高,如果预测2012-2014年强震没有发生,我们投入这么大的价值何在,我们是否有魄力做出这个决定呢?这么多的投入用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是不是更有价值,如何顶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呢?基于这些顾虑,政府往往希望有个不漏报概率,者说直白点就是,你预测的这个强震发生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可能性在10%,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出新的权衡,但是现在的理论往往不能做出如此高的判断。于是这个又变成一个老生长叹的话题,政府部门决策往往是不问为什么的,是不管你的机理是什么,只要你能告诉我发生还是不发生就行,这个和学术研究意志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常常走向急功近利。过度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不关注机理,这对强震预测理论发展的阻碍也就可想而知。(PS:这里也不许对政府决策有多大诟病,因为政府决策往往需要周全考虑,照顾各方利益,做出最优化抉择)
最后,从强震高能积累释放看,锁固段理论似乎符合“高能积累释放”机制解释,正在逐步逼近理论真相,在此有信心,也有可能强震预测与实际误差达到零。哈哈,有点偏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铮教授认为,我们希望从牛顿方程、麦克斯韦方程,解方程预报出地震来,可是依目前的观察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做不到,我们应该学习理论物理学,利用对称性,承认表象模式。科学发现的序列可能是这样的:统计规律—表象模式—机理动力学,这就是从第谷到开普勒再到牛顿的发展路线。这就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发展的科学观。
——延军平,闫 娜《关于地震预测体系构建的可能性及验证

地震预报软件被指毫无科学依据 可被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1月14日
    手机也能预报地震?近日,有网友爆料表示,在苹果的在线商店内,出现了“地震预报仪”等软件,号称可以至少提早10分钟预报地震。对此,上海市地震局表示,这类软件“没有理论和实践依据,不可信”。

    PS:为什么会有这么乱的事发生呢????????求解,求解,求解,……
    PS:最新地震预测报道,民众对地震常识的缺失的又一例证。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2518-540548.html

上一篇:一代人只能做属于他那一代的事——城市地理一本好书
下一篇:《海陆起源》100年、《寂静的春天》40年、2012年值得关注的一年

1 秦四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