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keg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kegg

博文

技术,专利和科学

已有 2982 次阅读 2013-12-11 10: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看到两个年轻人拿我们的技术开了个科技公司,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愤慨。相比于得知我们的技术被别的科研组偷走并发表了文章时的反应,现在真的是太平静了。这个技术是用来自动测量酵母的寿命的,该公司的卖点就是它可以用于长寿药物的筛选。


当年刚到UCSF报道时,签知识产权分配书,给我的得利份额是10%,当时是真的觉得满意,因为以前总听说这个百分比1%都不到。但是,当时想的更多的是,呵呵,你们想多了,我想在搞算法,没打算申请专利,然后就签了。3,4年后,当我一再和老板商量要不要申请专利的时候,老板是无论如何都嫌麻烦。这是因为他以前的算法申请过专利,但是没有带给他任何好处。我心中十分清楚,芯片发明专利和算法是不能比的。阻止老板和我没有最终申请的还是因为这个项目是UCSF和北大的合作,一个跨国的合约可以想象有多复杂。如果我们单方面的把UCSF作为持有者又对北大不公,就算北大不介意,北大的合作者也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就是,大家都不得利好了。这对于衣食无忧的老板们来说真不算什么,对于我这个没有经历过创业生活上还自费房租的人来说,有些经历和收入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无论如何,当时的这个决定都是十分糟糕的决定。另外一个表面上原因是实验室另外的一个技术可能在药物筛选上更有优势,现在也是不便说。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对于技术和科学的态度。我们交叉学科背景出身的,本来就擅长搞算法,技术,但是又想清高的就搞纯科学。所以总是想把技术的描述写进文章的第一章,其他章节最好都是应用它做出来的科学发现。但是我们的生物部分又算是新手,动作不够快,这样2,3年过去了,再笨的剽窃者都能做出来了。站在这个芯片的基础上,科研上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也太重要了,我们就算盯着1,2个认为最重要的做,也有干不完的活。所以发那些protocol的文章我们都不会去做,公司更不用说了。


好的方面

本着凡事往好处想的态度,这事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你做出了一些发现,然后把结果发表出去,然后把自己关起来。若干时间以后,你在观察这个世界,它真的被你改变了。你的未发表的分享成就了其他的科研组,已发表的东西被做的更深入,公开的技术被开了公司,若干年后它越成功,或许越令我后悔。


公德心和私心

早期的时候,就和一个即将开公司的朋友谈过这芯片,我感觉市场太小,因为世界上做酵母衰老的实验室不超过10个。当然,这是因为以前技术落后。我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做酵母的实验室都可以用这个芯片,看看他们研究的通路是不是真的影响寿命。但是从研究上来说,我希望自己能走在他们前面,希望这个发现是自己实现的,所以对于普及它迟疑了。但是好东西总是有人抢的,希望两位年轻人的公司能帮助更多做酵母的人,能促进学科的大发展,这样作为早期参与者,我们也能手有余香。


最后,只能告诫自己,抓住现在的和未来的。毕竟自己是在不断的提高和进步,如果只有一项发现也只能算是运气。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1650-748898.html

上一篇:作为还没有放弃科研的年轻人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研发系统后验推荐白藜芦醇和洛哌丁胺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扩增活性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