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人生不同阶段的过渡与衔接

已有 3466 次阅读 2013-3-27 16:46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前几天给本科生做了个讲座,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同学,因为恰好要开始申报面向本科生的科研项目,而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人帮助他们去寻找选题和研究方法,这个讲座只是从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角度为他们的学习和科研找到方法和工具。因很少给本科生做讲座,所以对内容和深浅把握上还是费了一点心的。其中一开始便列了几条大学与中学的区别:“中学里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盯着你,你逃无可逃,大学里除了课堂上你再也找不到老师了;中学里课外时间很少,连自习时间都会成为正式课堂;大学里课外时间很多,有的时候半天半天的没有课;中学你讨厌老在那里管着你的人,大学你会喜欢愿意管你的人;中学的时候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大学,上了大学好像反而没了目标”。看到那些学生微笑和点头,感觉应该是说到他们心里了。

 

       想想大学新生的确是既幸福又痛苦的一群人,中学的时候被老师管头管脚,所有的时间被各种作业、考试挤占得几乎没有什么可自由支配的余地,到了大学,却突然没了压力,又没了老师和家长的管教,许多人有点无所适从。但实际上,不同的学习阶段其实和接力赛一样,交接棒接不好一定会影响最后的成绩。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却很少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间的平稳过渡,而是对不同阶段设立了明确的目标,管理也基本类似于目标管理,增加了这样的不适应。

 

      记得女儿曾与我聊起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老师,说小学的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是表扬,哪怕是成绩再差也要找到一点进步来表扬;初中的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是批评,哪怕你成绩再好他也感觉你做得不够;高中的老师只会看排名,对成绩好的同学呵护有加,对成绩差的同学鄙视加冷淡。所以女儿的结论是,小学老师比初中老师好,初中老师比高中老师好。女儿说得有点绝对,但也可以看到,初中和高中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到升学率上了,完全忽略了对“人”的关注。那么,大学呢?大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安稳的毕业就OK了,而因为有前面严苛的高考过了筛,学生在这个筛子里也按成绩高低被分到三六九等不同的高校,此时恰好他们也年满18了,高校便在“学生已经成年,可以自我管理”的理念下放了羊。其实,对学生来讲,要有一个适当的缓冲和过渡,应该能把今后的路走得更好。

 

      我因为女儿目前也是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所以在材料准备和讲课中好像也特别有感而发。不过,今天突然看到一个报道,某学院推出了“恋爱登记制”,对该院恋爱的学生进行摸底,并由老师充当恋爱学生的“爱情保镖”,调解情侣争吵,开导分手恋人。不禁有点蒙,这简直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大学的老师能做好这样的“爱情保镖”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474-674463.html

上一篇:我污染,你买单
下一篇:转专业,究竟有多难?

10 庄世宇 王善勇 刘旭霞 武夷山 黄晓磊 陆俊茜 李伟钢 徐大彬 wgq3867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