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物理学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lark1981 用科学的思维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

博文

引文中的南郭先生 精选

已有 26893 次阅读 2023-7-24 12: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引文中的南郭先生

龚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需要参考一些文献。但是在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参考那么多文献。这是因为在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自己研究的问题,并试图解决碰到的每一个难题。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需要的是以某种方式呈现我们得到的结论,并发掘它们的意义。这个发掘的过程,一方面来自我们对获得的结果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现它们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突出这些结果和前人工作的差别,一来不能是重复发现,二来需要和前人的结果有某些关联。为了提高杂志的影响因子,出版商其实是希望作者引用更多的文献,这样这些杂志的影响因子就高了。于是,现在的论文动不动就需要引用几十篇、上百篇论文。

那么作者真的读过这些文献吗?我看不见得,也没有这个必要。于是,对自己论文负责的人,会仔细检查每一篇论文的引用是否合适,比如引文需要的结论,是否在这些文章中有。但不负责的人呢,完全可以胡乱引用,比如一下引用很多篇论文,其中夹杂一些无关的、似是而非的“南郭先生”,即和论文结论完全不关的论文,也是可以的,不会被查出来。我极少见到审稿人去仔细检查论文引用是否合适。我也很多次在一些高档次论文中发现引用的论文和作者要引用的结论无关。这还是其次,最讨厌的,可能是那些似乎有关似乎无关的引用。比如当我研究二维磁性材料的时候,我提到目前有很多人研究二维材料,于是引用了石墨烯、转角石墨烯、高温超导等。再比如,当我提到量子场论在凝聚态物理中有重要应用,我引用了一本粒子物理的场论教材、一本量子光学的场论教材、以及一本弦论的教材。你说它们无关吗?也不对。的确在这些文献和教材中可以找到我说的内容,比如高温超导就有不少是二维材料的叠加,或者直接是二维材料。在粒子物理、弦论中也可以找到凝聚态物理需要用到的工具。你说有关嘛,总让人感觉它们不是特别贴切,就像隔着几代的亲戚,可算也可以不算。对于那些和热点相关的话题,比如我提到最近有大量的实验研究某某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引用,那么我只需要检索论文标题中有某某材料、太阳能电池这两个关键词,而且论文是最近五年的,就足够了。所以讨巧的人完全可以一下引用20篇论文,但一篇文章都不需要读。

说白了,这些引用,都不是最佳引用。要做到论文的最佳引用,是一个细致活,需要科学家像苦行僧一样,仔细检查每个结论,仔细阅读每一篇论文,并做好笔记。到底哪篇文章是最原始的,或者最合适的,或者最恰当的,需要仔细斟酌。随着论文数量的增加,这个工作量会大大增加,甚至指数增长。此外有些论文太难了,读者可能完全看不懂。于是看到别人这样引用,大家也就怎么引用了,所以一个人错了,大家也都跟着错。综合这些原因,文献中出现大量的“南郭先生”,也就在所难免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样的问题还会更加严重。这不像几十年前,一篇论文只需要引用几篇文章,作者可以仔细阅读这些文献,并很容易做到准确和恰当引用。现在这样的基础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做法,也不一定是作者的主观恶意,也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按照现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一切都符合规范,你都不能判定它违反了什么规定。所以,本文提到的这个问题,有可能是无解的。即便出版商减少了引文数量的希要求 --- 事实上它们似乎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引用多少文献 ---,大家还是会自发地这么做; 不然,论文那么多,科学家怎么证明自己的研究不是重复发现呢?

写完此文,我意识到一点,即未来的论文写作和发表模式可能会改变。目前的论文发表模式中,审稿人已经不能为论文质量把关了。如此,本文碰到的困难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解决。此外,本文不是教大家怎么做南郭先生,而是希望大家努力回避这个问题。这需要研究人员的自律,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特此补充说明。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9494-1396445.html

上一篇:地球内部的压强有多大?
下一篇:谈苦与乐

14 李万春 唐小卿 吴斌 徐芳 王成玉 武夷山 郭景涛 杨正瓴 刘全慧 史晓雷 汪凯 彭真明 谢钢 史永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