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原]坚守青年,服务青年

已有 2910 次阅读 2010-2-27 14:54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发展, 期刊, 编辑, 论坛

[原]青年编辑的舞台

  今天开机,收到朋友的一封信件。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请我将他将要主办的一个会议的会议预通知,放到我的博客里来,“以便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对于我来说可就并不那么简单,原因就是会议是由“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博了,今天的来信让我感觉有话要说。

  如果读过我以前博文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与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青年工作委员会有过一段渊源,在我刚出道的时候曾经当过青年委员会的委员,也就是一名普通的会员,但是在那三四年里结识的几位朋友,虽不是常联系可心里一直惦记着。一是后来换届从理事会中退出,二是学报研究会这边的事情多起来,所以就很少参加他们的活动。去年无奈而去的李家林,就是我那时认识的朋友之一,没有想到他比我年长几岁,还在撑着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通过帮他组织西安的会议,谈起当年的事,有联络上了几个常常惦记的几个朋友。家林走了,青年委员会的工作没有停下,与我联系的方主编一直一来都是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也是我在青年委员会是的“同事”,岂能不勾起我的思绪!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这块牌子还是蛮靓的,也许正因为牌子亮,所以看上的人还真不少,因此其中的传出来的故事也就不少,学会的领导层一直是名家云集的地方。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还在那里混,估计我的舞台也就是个委员会主任,因为家林的资历比我要深五十几了,还待在青年圈里,直到离开。今天接班的方主编资历与我应该相当,可是期刊办得可比我影响大得多,应该可以归入国内一流学术期刊之列。这里,我不得不说:高校学报研究会的前辈们值得我们敬重。5年前就将我这样年纪的人推到副理事长的舞台,当时的理事长还比我少两岁。去年换届,我们也就沿袭了前辈的传统,又有一批人退出领导岗位,我反倒成了这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里边最年长的之一。

  我当年也当过学报研究会的青年委员会主任,可当时我几次请辞。原因是我感觉青年委员会组织的活动应该适合青年人的特点,可我考虑的问题与年轻人有差距。而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青年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能够这样长期地坚守,并且活动不断,不得不使我心生敬意!我观察了一下发现:说是青年工作委员会,可开展的活动并不单纯局限于青年。正如方主编给我发来的会议通知的主题“新世纪初10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我想就连一些主编和编辑部领导都不见得有思考。看来,青年人尽管不能在学会里有更大的舞台,可是通过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做着学会应该做的工作。当然,他们也开展有青年特点的活动,如编辑手段现代化培训就是他们的一个传统项目。

  学会该换届了,据说在各种利益的博弈和平衡之下,计划拉来一位院士来当编辑学会的理事长。看来坚守在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我的朋友,还得坚守在“青年”这块阵地上,50岁虽然不能再定义你为青年,但你可以永远为青年人服务,并且也可以超出青年的范畴,为整个科技期刊服务!我在此祝愿青年工作委员会,立足自己的平台能够为中国科技期刊做更多的工作,无所谓是否是属于“青年”。我将方主编主办的会议通知附在后边,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和支持!

 

“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
暨“新世纪初10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第1号通知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0年的工作计划安排,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10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定于2010年6月下旬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会议主题:新世纪初10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2. 会议内容:(1) 特邀报告;(2) 学术交流;(3) 参观考察。
3. 参会对象:欢迎青年编辑踊跃参会,同时欢迎老编辑和专家们光临指导。
4. 征文范围:
进入新世纪10年来,我国科技期刊事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WTO、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学术诚信、出版费用、经济危机、开放存取、体制改革等成为这一时期热门的关键词。因此,对我国新世纪初10年科技期刊的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十二五”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征文希望通过回顾与展望,结合各期刊的办刊经验,围绕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问题深入探讨:网络化、国际化及转制背景下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探讨及经验总结;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的趋势分析;科技期刊选题策划、质量提升、编辑手段现代化、流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科技期刊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多元化出版的思路及做法;科技期刊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学术诚信等方面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等问题的探讨;科技期刊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间良性互动与合作的探讨;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发,特别是加快青年编辑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等。
5. 征文要求:
(1)本次学术研讨会将以《编辑学报》增刊(2010年版)的形式正式出版学术论文专集。投稿者请按照《编辑学报》“征稿简则”的要求撰写论文(投稿的具体样式请参见《编辑学报》2010年正刊),审稿与编辑加工程序按《编辑学报》要求进行;
(2)审理费、版面费标准同《编辑学报》正刊;刊发文章的第一作者将获赠增刊2册,其他作者各1册;
(3)论文请用Word软件排版,于2010年5月30日之前,提交电子版至fm974@vip.163.com,一份激光打印稿寄至学会办公室(信封左下角注明“第10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
(4)投稿作者请务必参加会议。只有参会论文作者的论文才有资格入选学术论文专集,并有资格参加会后优秀论文的评比。
6. 会务事宜:
具体报到地点和会议日程正在筹备策划之中,我们将根据回执情况寄发下一轮通知,请有意参加会议者及时返回回执。
7. 审理费、发表费、优秀论文评比费以及汇寄地址:
审理费(50元/篇)、版面费、优秀论文评比费(200元/篇)待接到稿件录用通知后一并汇寄至编辑学会办公室。增刊待增刊出版之后邮寄给作者。
邮寄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办公室
电话:010-62147743,网址:http://www.cessp.org.cn,E-mail:fm974@vip.163.com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298131.html

上一篇:光与影的对话
下一篇:学术期刊可否开设“艺术欣赏”栏目?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