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对话高端:学术需要争鸣/赵大良

已有 4484 次阅读 2010-5-1 17:26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论文, 期刊, 思考, 问题, 医学综述

[原]对话高端:学术需要争鸣/赵大良
2010年,中国期刊界发生的一件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停刊,创办了一本《医学争鸣》杂志。尽管是引起了许多业界人士和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惋惜的多、认同的少。我一直是沉默不语、静观其变,没有发表过评论。《医学争鸣》出版以后,我也一直没有看到样刊,慢慢地就淡忘了。上个月见到王教授,问起新创办杂志的运行情况,并埋怨:为什么不送一本给我学习一下。王教授感到委屈,说:肯定给你寄过,你没看到?我回来查找了一下,原来是寄到了编辑部,没有署我的名字,所以就与其他交换来的期刊堆放在一起,没有专门给我。当我找到了寄给编辑部的第一期《医学争鸣》,因为事务繁杂,粗粗翻了一下也没有仔细研读。今天下午从西校区回来没有安排事情,正好王教授专门寄给我的《医学争鸣》第二期到了,我就逐篇阅读了一遍。阅读以后我颇有感慨,现将几点思考发出来与大家探讨,拟个题目就叫“学术需要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方针,也是人们向往的一种学术氛围。但是在学术界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术界很难见到这种正常的学术争鸣。我在本世纪初期,就提出在学报开设“探索与争鸣”栏目,可是一直约不到稿件,自栏目开设以来,真正的争鸣性论文也就发表了两三篇,尽管是栏目没有取消,而实质上是名存实亡。当王教授告诉我要停办学报改为《医学争鸣》的时候,我说很好但很难办。今天我阅读完《医学争鸣》第二期以后,略感欣慰,因为我看到了争鸣的存在——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争鸣。《医学争鸣》第二期上开设的栏目有:封面故事、特别报道、特别评论、名家风范、名作点评和名品精读,除了名品精读的短篇摘要不算,共计有16篇文章,其中名作点评有10篇,占到了近63%。
我原来理解的争鸣是以自己为中心来展开,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探讨和争鸣,但是针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再组织一篇像样的论文比较难,如简单地点评又不算作一篇论文——毕业答辩和职称评定都不算数,还有可能得罪同行。所以,我开设的“探索与争鸣”栏目一直组织不起学术争鸣。《医学争鸣》的名作点评栏目给我一个启发:不一定是要为了争鸣而争鸣,至少他有这样几个好处。
(1)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术上的争鸣。对发表在国际范围内知名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点评,客观上就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在已发表的观点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补充或者是纠正现有观点的不足,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
(2)国际范围内本领域的名家名篇的影响力比较大,无论是学术观点对还是错,其影响都比一般论文要大,补充和纠正名家名篇的学术观点,其学术价值也不同一般,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
(3)对于国内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普通的科研人员,能够直接与高端对话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深入地研读名家的学术成果,可以努力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点评名家名篇首先需要读懂,进而才能评论,如果能够得到编辑部特别是原作者的认同则需要具有有一定的水平、花费一定的精力。即使不能得到认同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不失为一种青年教师培养的一条捷径。
(4)期刊将这种低端与高端的对话整理出来发表,可以将这种对话高端的成果进一步扩散,使更多的读者受益,特别是研读后的思考、对名篇的点评、期刊的回复和原文作者的答复或辩论,整理在一起很有学术价值。这样的文章不一定会增加期刊的被引用频次,至少不如以本刊为中心的原创性争鸣。
(5)与同行交流可以融入学术圈,与圈内的名家交流可以提升自己的眼界,若能够得到名家的重视不仅得到直接的指导,而且可以宣传自己的科研情况、寻找科研合作的机会,包括自己所在的学术团队也会得到同行的关注,扩大学术影响的范围,甚至是个人成长的捷径。这不单纯是一种出版方式,而是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这样的做法必须得到校方的支持,甚至应该以校方为主,期刊为辅。也可以作为部分稿源紧张学报的一种办刊方向。
自此,我对《医学争鸣》给予积极的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办刊思路,在以论文数为导向的社会里能够为学术而学术或者是客观上为学术,也是难能可贵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318546.html

上一篇:[原]关于期刊退出机制
下一篇:关于争鸣的反思

3 王桂颖 张玉秀 notefirst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