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唯SCI的后果很严重

已有 2544 次阅读 2022-12-19 10: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唯SCI的做法无限推广扩大化,恶果开始逐步显现。

1.只看数字不看内容

无论申请项目,评奖,考评,文章的影响因子高低远胜过对内容的关注,所有评价简单化(小学生当评委),趋同化(统一标准)。这是行政化懒政不作为的表现,是鸡场对下蛋鸡管理(只认大蛋)的模式移植到科研管理。

2.科研人员成为SCI的奴隶

无论高校还是科研院所,无论老师学生,不分层次,一味追求SCI,一味追求高因子(高分区)。SCI成为个人进步的阶梯和获得利益的投名状。学校争名次,个人争帽子,争地位,争面子。做科研变成搞科研。SCI成为科研人的生计。要想活着或活的体面些就出SCI吧。没有SCI,别说提职晋级,项目,获奖门都没有,能否留在大学(科学院)都是问题。

3.科研逆淘汰

不问内容只求数字高低的导向使得一大批真正做科研的人被SCI“手,快手们淘汰。做实在的比不上做数字的。同时教坏了年轻人。

4.影响学科均衡发展

有些不适于发文章或发不了高因子文章的学科,应用效果大于基础理论的怎么办?总不能什么热搞什么吧?为了文章而发文章还是科研吗?投稿选择刊物以影响因子高低为准与买鸡蛋挑大的有何异同?同样的工作发表刊物不同,价值真的就不同吗?披上高因子外衣其内容水平也随之高了吗?

5.人性的证据

做科研讲诚信是第一位的。文章白纸黑字记录的是自己的荣辱。为了发文章赶时间有可能将未仔细推敲的工作抢先发表,弄虚作假的文章因子越高,最终的结局或许越惨。离开诚信二字,再高的影响因子只会成为不光彩的人生记录。

发文章不应是科研的唯一目的,SCI也不应成为追求的唯一目标。高因子与高水平并不能划等号。

上数量快,上质量慢。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路仍很漫长。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9911-1368410.html

上一篇:科研评价一言难尽
下一篇:头衔真那么重要吗?

14 帅凌鹰 郑强 李坤 王涛 吴晓敏 刘乐乐 杨正瓴 蔡志全 汪强 褚海亮 焦飞 梁洪泽 杨立坚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