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集中供暖的地理与人文

已有 3123 次阅读 2014-11-16 16:39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南方, 秦岭, 北方, 淮河, 集中供暖

集中供暖的地理与人文

 

1115日,中国的北方开始集中供暖了。几家热乎几家凉。

1、今年涨价了。

19/平方米涨到了30/平方米,原因是供暖中心改造了,由燃煤改成了燃气。换个角度说,咱也为北京的蓝天出钱了!

2、还是不热。

原来是串联的,顶楼最热,一户不热,大家都凉快。现如今改造了,成了“并联”,于是大多数时候是“冰凉”。这热水线路似乎和供电线路不是一回事啊!前几天看到说,不到18°给退钱,看来是没戏了。去年开始改造温度自动控制,维修的师傅说,正在拆掉呢。无语乎?

3、美国人也关注中国集中供暖。

刚一开始功能,LAtimes居然有一文,Forcentral heat, China has a north-south divide at Qin-Huai line。当然,文章套路很老,还是从苏联、政令、到民生的讨论。但是,这文章倒是不全是空谈,举了不少例子、引了很多原话。这点还是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文中说到几点很有意思:

A、秦岭-淮河作为中国的南北地理界线,也是集中供暖的分界线。这种地理分界用在民生政策上有历史原因,现在似乎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集中供暖是不是现今最合适的供暖形式已经道理需要考虑了时候了。为什么北方人享受4个月冬天18°,而南方人却要冻两个月?

B、中国的民生问题问题成为美国人的话题、话柄,甚至把柄。这种情况似乎还不只是民生,也同样存在与科学、技术等。当然,也许同样的问题,某些中国人(甚至是委员代表)说了没人听,某些美国人说了就很受重视。美国人能从供暖说到到温室气体减排,这可就事大了呗。

其实,南方人也不是那么死板,冻坏的是有很多,舒服着的也大有人在。小时候常常有冻得圆鼓鼓的手和耳朵。现在已经有电褥子、电暖风、暖手宝。但是看起来倒是反应了南方的小气(热一小块),没有北方那么大气(至少以建筑物为最小单元)。这就是所谓的人文地理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355-843864.html

上一篇:这个专利最能代表性中国国情
下一篇:偶领一悟,惊呼上当

7 尤明庆 曹聪 朱晓刚 蒋大和 陈敬朴 李宇斌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