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gennian 生态旅游、旅游市场、旅游运行、危机管理

博文

重读《科学蒙难》,让科学不在受辱

已有 5183 次阅读 2010-10-1 08:05 |个人分类:旅游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学蒙难, 解恩泽, 重读与反思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解恩泽教授主编的《科学蒙难集》,是《潜科学》丛书中的一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古今中外科学发展史上大量确凿的案例为依据,从科学蒙难和科学受辱这个侧面,来分析了重大科学发现和创新由“潜”到“显”的规律。在“科学打假”的盛行今天,建议大家抽时间重新阅读读这本书。科学打假,不能假打科学;科学打假必须以确凿的实事为依据,不能捕风作影污蔑他人;科学打假应该限制在学术圈内,不提倡跨界隔行打假;新闻媒体应平衡报道,不宜过渡炒作和一边倒;不要让科学再受蒙难。

    所谓科学蒙难,就是指在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阻挠,使某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在公认时间上被延迟,在传播空间上受限制,以及使发现者遭遇不幸等现象。科学是科学家自由创造和智慧的结晶,凡是涉及人的活动就有斗争,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本书从反面分析了阻碍科学发展的因素,吸取教训、排除障碍,是促进中国原始性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任务。

    解恩泽教授在《科学蒙难集》的第一章,从九个方面介绍了科学蒙难的原因,本文摘录如下:
(1)传统观念的束缚: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与传统观念相冲突,是原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此,会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某些人固执于传统观念和旧理论,拒绝接受或否定新发现。
(2)学术权威的压制:科学蒙难也来自学术权威的压制。在科学发展史上,学术权威是相对的,如果绝对化,看不起别人的成果或贡献,甚至采取学阀的作风,有可能压制科学发现,阻碍科学进步,造成科学蒙难。
(3)习惯势力的阻挠: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新事物,往往与习惯势力格格不入,总是极力排斥和阻挠创新性成果,造成科学蒙难。
(4)反动阶级的扼杀:特别是当创新性成果触犯某些反动阶级的利益时,他们就必然要扼杀科学成果,摧残科学创造者,阻碍科学的发展。例如,罗马教对哥白尼天文学的迫害。
(5)认识水平的限制:任何一项科学发现,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由于认识水平所限,有时会不理解新的科学发现,将其称为“伪科学”给予打压,造成科学蒙难。
(6)科技管理政策的不当:国家科技管理政策是否正确,是否支持了原始创新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这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原始创新的成果,由于没有及时得到科技政策的支持,使科学蒙难。
(7)错误哲学思想的阻碍:错误的哲学思想,往往是科学前进的一种障碍,也是造成科学蒙难的重要因素。如世界“实物性”对“场论”的阻碍,波普证伪主义,对一些经验归纳理论的阻碍
(8)嫉妒思想的干扰:嫉妒思想严重地影响着科技队伍的团结,它是扼杀科技成果,埋没科技人才,阻碍帝学发现进程的一种消极因素。
(9)争名夺利的诋毁:争名夺利给科学发现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既可以使发现者精力分散,从而影响发现的进程;又可以使发现者本人的威信降低,影响科学成果的广泛传播;还可以使发现者将成果商品化,不愿做高难度的探索,热衷于“科学的小买卖”。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科学蒙难。

   首先,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社会的科学鉴别能力和认识水平。特别是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今天,提高公民的科学鉴别能力和认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要加强科技政策研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形成专业的评审组织,及时鉴别新的科学发现,推广新的科学成果,对有意制造科学蒙难的人或事,要给予应有的限制和惩罚。

   第三,提高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科学发现的效率和识别真伪的水平。

   第四,要加强科学队伍的建设,提高科学素质和道德水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勇于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顽强精神,善于在失败中取胜;培养忘我精神,正确对待荣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忠于科学事业,为科学事业献身。
                 
 总之,科学蒙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蒙难现象不仅可以减少,而且还可以克服和避免,从而保证科学事业顺利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74315-368688.html

上一篇:科学家视学术如生命
下一篇:诺贝尔奖不是科学的唯一标准

20 姜洪洲 王伟 赵国求 杨学祥 孙学军 吴志民 吉宗祥 蔣勁松 许培扬 曾庆平 刘晓瑭 李毅伟 白图格吉扎布 程智 罗教明 刘庆丰 杨华磊 侯振宇 yinglu xilihutu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