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方言引发的故事®语言文字处理系统的开发

已有 2898 次阅读 2013-5-10 16:3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方言计算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语言, 一个人如果有语言障碍的话,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就会出现一连串无法克服的困难过去的说法, 十里不同音, 讲的是即便上乡和下乡的差别, 对于同一个字可能就有不同的发音中国之大, 方言之多, 堪称壮观!


我的叔叔曾给我讲述个一个故事, 大约是1970年的夏天, 他受生产队队长的指派, 带领另外一个从来没有出过本村的人到远在50华里地之外的一个地方送凉席从一大清早出发, 经过大半天的赶路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叔叔的同伴对接待方大发感慨:中国好赖哦! 对方一听,二话没说, 就立即把我叔叔的同伴叫人给抓了起来, 要扭送到他们的人民公社去处置可怜我叔叔和他的同伴这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原来差错出在对字的理解上, 实际上中国好赖哦!中国好大哦,而对方没有整明白我叔叔同伴说的方言, 误以为是说中国好差劲的意思了那时候, 阶级斗争的弦时刻紧绷着, 出现了这样如今看来让人发笑而当时却要让人哭的故事 

 

同样是字, 在我们的方言里, 换一个语境, 发音又有些不同比如大队一词, 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行政机构组成中对应于现今的, 用我家乡的土话念出来是la (第二声) dei (第四声)而不超过我们家一公里之外的邻乡则念成la (第二声) dai (第四声)”。


而下面这句我们大队由十个生产队组成,用我儿时候学的土话, 则要念成哦龙大队由一刨杂色(此处念第一声)走棱(红色标记请参看上一段的发音)我再来一句我们家乡的土话哦看到一辽旯棱玉烂娃到啦杨bia(念四声), 转换成普通话是: 我看到一条蛇从树上爬到了墙壁上


可以设想, 如果没有文字统一的话, 即便同一国家的人交流起来也会异常困难如印度现在的情形, 我们这里来自印度不同地区的同事之间的交流只能用英语, 他们相互之间的方言根本就无法交流毫无疑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秦始皇的文字统一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推广,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言, 价值之大, 说无与伦比一点也不过份


尽管先有文字的统一, 现有官方语言的统一, 然而地理分隔造成的语音差别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来自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障碍, 此衍生而来的社会意义, 自然值得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去专门深入研究


这几天由于胳膊肌肉拉伤, 码字非常困难, 有个非常随意的想法: 从常识来说, 我们把语音转化成了文字, 搞计算机的专家是否可以开发数字化语音识别系统 一边说话, 计算机屏幕上就直接显示出文字如果再加上一些模糊识别的话, 即便不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也应该可以得到所要表达的文字


这套系统的开发应该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不用码字而能看到文字该多好啊! 或许我孤陋寡闻, 已经有人专门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 能否请熟悉该领域的博主做些科谱?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5582-688577.html

上一篇:Barbara McClintock
下一篇:科普®银杏雄树结果反科学吗?

4 曾庆平 徐大彬 徐晓 zhoulangxiu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